PCB中抗ESD的设计
中的寄生电感在发生ESD 事件时会产生严重的电压过冲。尽管使用了TVS 二极管,由于在电感负载两端的感应电压VL=L&TImes;di/dt,过高的过冲电压仍然可能超过被保护IC 的损坏电压阈值。
保护电路承受的总电压是TVS 二极管钳位电压与寄生电感产生的电压之和,VT=VC+VL。一个ESD 瞬态感应电流在小于1ns 的时间内就能达到峰值(依据IEC 61000-4-2 标准),假定引线电感为每英寸20nH,线长为四分之一英寸,过冲电压将是50V/10A 的脉冲。经验设计准则是将分流通路设计得尽可能短,以此减少寄生电感效应。
所有的电感性通路必须考虑采用接地回路,TVS 与被保护信号线之间的通路,以及连接器到TVS 器件的通路。被保护的信号线应该直接连接到接地面,若无接地面,则接地回路的连线应尽可能短。TVS 二极管的接地和被保护电路的接地点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短,以减少接地平面的寄生电感。
最后,TVS 器件应该尽可能靠近连接器以减少进入附近线路的瞬态耦合。虽然没有到达连接器的直接通路,但这种二次辐射效应也会导致电路板其它部分的工作紊乱。
(六)装配
PCB 装配时,不要在顶层或者底层的焊盘上涂覆任何焊料。使用具有内嵌垫圈的螺钉来实现PCB 与金属机箱/屏蔽层或接地面上支架的紧密接触。在每一层的机箱地和电路地之间,要设置相同的“隔离区”;如果可能,保持间隔距离为0.64mm(0.025 英寸)。在卡的顶层和底层靠近安装孔的位置,每隔100mm(4.0 英寸)沿机箱地线将机箱地和电路地用1.27mm 宽(0.050 英寸)的线连接在一起。与这些连接点的相邻处,在机箱地和电路地之间放置用于安装的焊盘或安装孔。这些地线连接可以用刀片划开,以保持开路;或用磁珠/高频电容的跳接,以改变ESD 测试时的接地机制。
如果电路板不会放入金属机箱或者屏蔽装置中,在电路板的顶层和底层机箱地线上不能涂阻焊剂,这样它们可以作为ESD 电弧的放电棒。
要以下列方式在电路周围设置一个环形地:除边缘连接器以及机箱地以外,在整个外围四周放上环形地通路;确保所有层的环形地宽度大于2.5mm (0.1 英寸);每隔13mm(0.5英寸)用过孔将环形地连接起来;将环形地与多层电路的公共地连接到一起;对安装在金属机箱或者屏蔽装置里的双面板来说,应该将环形地与电路公共地连接起来;不屏蔽的双面电路则应该将环形地连接到机箱地,环形地上不能涂阻焊剂,以便该环形地可以充当ESD 的放电棒,在环形地(所有层)上的某个位置处至少放置一个0.5mm 宽(0.020 英寸)的间隙,这样可以避免形成一个大的环路;信号布线离环形地的距离不能小于0.5mm。如果一个机箱或者主板要内装几个电路卡,应该将对静电最敏感的电路卡放在最中间。
PCB 上的机壳地线的阻抗要低,隔离要好。如果机壳地线的阻抗很低,静电放电电流易于通过,就不会发生电弧。当然,如此迅速的电荷泄放会产生更强的场,但这比电荷通过电弧直接注入到电路中好得多。另外,机壳地线的长度不能超过其宽度的四或五倍。比这个比例更宽的地线仅能使其阻抗(电感)稍微减小,但是更窄的地线却会使其阻抗大幅度增加。这个长宽比例意味着机壳地线必须很短才行,否则当地线增长时,其宽度要很宽。
(七)PCB 设计的其它准则
1.复位线、中断信号线或者边沿触发信号线不能布置在靠近PCB 边沿的地方;
2.将PCB 上未使用的部分设置为接地面;
3.机壳地线与信号线间隔至少为4 毫米;
4.保持机壳地线的长宽比小于5∶1,以减少电感效应;
5.用TVS 二极管来保护所有的外部连接;
6.确保每一个电路尽可能紧凑。尽可能将所有连接器都放在一边。I/O 电路要尽可能靠近对应的连接器。
7.PCB 要插入机箱内,不要安装在开口位置或者内部接缝处。
- ESD常见问题解答1(04-02)
- ESD常见问题解答2(04-02)
- 带静电(ESD)抑制的薄膜共模滤波器(04-24)
- CMOS芯片的ESD保护电路设计(08-06)
- 电子产品的雷击浪涌与静电放电(ESD)防护方案(10-06)
- 穿戴式电子产品ESD解决方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