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智能家电电子电路设计图集锦

智能家电电子电路设计图集锦

时间:02-16 来源:网站整理 点击:

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基于WiFi 技术的智能家居会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WiFi 插座的控制电路设计

  

  电路原理:模块收到合上指令,PC8端口输出高电平,Q1导通,继电器的线圈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的触点L_IN 和触点L_OUT 吸合,插座供电给负载;模块收到断开指令,PC8端口输出低电平,Q1截止,继电器的线圈没有电流,继电器的触点L_IN 和触点L_OUT 断开,插座断电。以上只是以WiFi 插座为例,叙述基于WiFi 技术的智能家居,如果要实现智能家电中的其他功能,实现原理类似。例如,要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只需将插座改为摄像头并实现相应的软件功能即可。

  智能家电控制散热系统电路模块设计

  电路原理:当谈到控制风扇时,使用热敏电阻替代热电偶的做法已变得更流行。使用热敏电阻来控制温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该器件就被用来测量PCB散热器温度的升降情况。本文将探讨其在风扇控制中的工作情况和性能,以减少噪声,并提高效率。在基于热敏电阻的风扇控制中,如果环境温度上升到高于室温状态,测温电桥将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并开启风扇。这一工作是全自动的,当环境温度回到室温时,风扇将会关闭。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能够非常有效地检测出环境温度的上升。因为是负温度系数,当环境温度上升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将降低。本例中的测温电桥在控制风扇工作的过程中,利用的就是热敏电阻的这一独特特征。

  测温应用

  电路中的风扇通过对电路进行适当冷却,可增强能效,降低风扇所产生的噪声效应。电气噪声通常是由于风扇未能在全功率条件下工作而产生的。

  

  图1:比较器电路中的输入信号。

  

  图2:测温电桥电路。

  图2给出了用于风扇控制的典型测温电桥电路。电阻R2(50W、300Ω)由下式确定,它将影响输入信号。

  TOP3 智能家电红外发射电路模块

  在本系统设计中,单片机发出的信号如何被红外发射管识别,发射管能否正常发射红外信号是发射电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发射红外信号,必须要有红外发射器件。红外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产生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 左右,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常见的红外发射二极管有黑色,透明色,它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的最大区别在于所发出的光为不可见光,而普通发光二极管发出的是各种颜色的可见光,通常,红外发光二极管分为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遥控发射型红外发光二极管(即最常用的手持遥控器所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一种是近距离发射型红外发光二极管,这种二极管把红外光的发射与接收共集为一体。由于本设计实现的是家居遥控,因此采用第一种即可。

  如图4所示为系统遥控发射原理图,P1.0 口为按键输入口;P2.0 口为红外发射端口,用于输出38kHz 载波编码,脉冲经9013(NPN)放大然后由红外发射管输出;第9 脚为单片机的复位脚,采用RC 手动复位电路;18、19 脚接晶振。

  

  图4红外发射电路图

  红外接收器件介绍

  一般的红外接收头主要由集成电路外加阻容元件,红外线接收管及滤波光片等组成,电路设计相对繁琐,在实际应用中不方便。而红外遥控接收头SM0038 集红外接收管,前置放大解调等于一体,无外部电路,体积小,密封性好,灵敏度高,应用简单,用小功率红外发射管发射信号接收距离达35 米,并且价格低廉。它仅有三条管脚,分别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以及信号输出端,其工作电压在5V 左右,接收频率为38kHz,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选频,解调几大部分,要求输入信号需是已经被调制的信号。从而使电路达到最简化,灵敏度和抗干扰性都非常好,是一个接收红外信号的理想装置。如图5 所示:

  

  图 5 SM0038

  接收电路及调光电路设计

  接收电路和调光电路的实现均是通过继电器实现的,给每一个继电器串联一个电阻,构成一个回路,本电路将四个继电器回路并联,连接在P0 口上,当四个继电器均闭合时,灯最亮,当三个继电器工作时,灯较亮,当两个继电器工作时灯次亮,当一个继电器工作时,灯最暗,当四个继电器都不工作时,灯泡处于关闭状态。接收电路图如图所示:

  

  本论文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实现红外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为了减少电路的繁琐,我使用单片机来实现软件编码解码,大大提高了电路的灵活性,降低了成本,仅仅使用一个键就能实现对一个灯具的开关和亮度调节,若是把一个按键开关改设成一个矩阵键盘,就可以实现对整个家里的灯具的开关和亮度控制,实用性很强。

  TOP4 智能家电串行接口电路设计指南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