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的智能交通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带来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急剧增加的机动车数量给很多大中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并逐步向中小城市蔓延。而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规划设计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的修建道路基础设施来解决日益加剧的交通问题。因此,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引进智能交通系统来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的矛盾是我国中小城市必然的选择。
二、 中小城市交通现状
1、机动车违法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20万人在事故中受伤,死亡交通事故中,90%以上是因驾驶人交通违法导致。从危害程度来看,闯红灯、超速、超载、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量大,恶性程度高;随意停车、违法变道、压线、逆行等行为也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如何抵制驾驶人违法行为,保障安全文明出行是重中之重。
2、道路交通拥堵严重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交通需求超出了道路本身对交通流的承受能力,诱发了交通拥堵问题。特别在交通高峰时间,道路通行能力严重不足,由交叉口引发的堵塞导致整条道路的交通拥堵时有发生,而在建设信号控制系统时,只是简单的增加信号灯,并没有信号灯联动,不能根据具体的交通流进行配时,导致车辆排队等待放行现象严重,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加重了道路的拥堵。
3、交通诱导信息缺失
目前大多数中小城市在建设了卡口、电子警察等基础设施后,已开始建设交通诱导系统,但是缺乏可用的交通流数据,在众多中小城市的道路诱导信息屏并没有交通诱导信息的发布,诱导力度不强。所以,对于拥堵路段,不能及时发布拥堵信息进行分流,使得拥堵现象愈演愈烈。
三、 中小城市交通发展方向
智能交通系统在国内外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中小城市虽然达不到国内外大城市的交通水平和参数,但也可以根据其城市性质和交通特性,参照国内外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经验,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智能交通道路,优先选择发展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技术相对成熟和稳定的智能交通系统领域。
1、人脸取证电子警察系统
据了解,在我国,每天有2.6人死于闯红灯,所以闯红灯违法行为是造成死亡交通事故的主要违法行为之一。
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23号令),对闯红灯违法行为的处罚由原来的扣3分增加到了扣6分,表明了对闯红灯违法行为整治的重视。但是传统的电子警察系统,只能抓拍到闯红灯车辆,无法识别驾驶人,这样造成社会上出现了"驾驶分买卖"的现象,无法对闯红灯违法的驾驶人形成真正有效的震慑。
人脸取证的电子警察系统应运而生,将闯红灯违法行为固定到驾驶人,从而达到遏制驾驶分非法买卖行为,提高违法成本,规范司机驾驶习惯的目的。在2014年新发布的GA/T496-201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对人脸取证电子警察也提出了要求。
同时,业内的主要厂家也针对人脸取证系统推出了能够满足新标准要求的300万、600万抓拍机,甚至推出了超过标准要求的700万抓拍机。
1)系统组成
2)系统主要功能
l 闯红灯驾驶人人脸取证功能
终端服务器接收来自卡口抓拍单元和电警抓拍单元的图片数据,对相同方向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匹配对比,最终实现违法车辆正向图片、背向图片的关联、合成。
l 其他违法行为人脸取证功能
系统在支持闯红灯驾驶人人脸取证功能的同时,也针对其他违法行为扩展了这一功能。用户可在配置界面中灵活的选择是否启用闯红灯、压线、不按导向行驶、逆行对应的驾驶人人脸取证功能。
l 交通参数采集功能
支持通过检测数据,统计交通流参数,包括流量、车速、时间占有率、车长、车头时距等;交通数据统计周期可按需求进行设置和输出,并支持丰富的图形报表及数据导出。同时,也为信号控制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2、手动违法抓拍系统
除了闯红灯意外,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如:随意停车、违法变道、压线、逆行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甚至造成人民群众人身财产的损失。
交管部门不断的引入科技化建设手段为车辆秩序管理提供信息化武器。其中手动违法抓拍业务是交警科技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手动抓拍业务采用人工判断违法行为、手动抓拍违法车辆的取证模式,其可实现的违法行为判定种类相对自动违法取证(
- 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以及在各行业的应用(02-28)
-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低碳智能交通中的应用(02-02)
- 智能交通电子警察无线传输系统方案(02-26)
- RFID市场需求巨大 多领域应用趋势明显(03-03)
- 智能交通监控应用系统解决方案(10-16)
- 智能交通监控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