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如何在养殖中应用物联网技术?

如何在养殖中应用物联网技术?

时间:04-12 来源:科学养鱼 点击:

  我国将物联网作为推进产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策略,在发展中落实物联网的应用,而渔业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信息化、智慧化的程度尤为重要。开展物联网技术在渔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是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全程化追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水产品产量、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渔农民收入水平和广大消费者健康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我们邀请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经济与信息研究室物联网专家撰写此文,旨在介绍物联网技术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该研究室在物联网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中技术方案。

  一、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2.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和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和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和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等。

  1.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属于近程通信,与之相关的技术还有蓝牙技术等。RFID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2.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则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控制等要求,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3.网络和通信技术

  物联网数据是通过传感器的网络通信技术来提供传送通道的。物联网的实现涉及到近程通讯技术和远程运输技术。近程通讯技术,包括RFID技术和蓝牙技术两种,是由以往的无接触式认证和互联网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物联网关键技术,具有短距离连接的功能。远程通讯技术在物联网中,通常由机器到机器、机器到人,或是人到机器的途径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

  4.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

  从物联网的感知层到应用层,各种信息的种类和数量都成倍增加,需要分析的数据量也成级数增加,同时还涉及到各种异构网络或多个系统之间数据的融合问题。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为了发现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却潜在有用的知识,而对大量的、不完全的数据进行选择、探索和建模的过程。数据融合(data fusion,DF),是对按时序获得的传感器的观测值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一定规则下自动分析、融合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三、物联网技术在渔业上的应用

  1.在水产养殖水质监控方面的应用

  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水产养殖的成败,从而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水产养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基于智能传感、无线传感网、通信、智能处理与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开发的,集水质环境参数在线采集、智能组网、无线传输、智能处理、预警信息发布、决策支持、远程与自动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使养殖户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掌握养殖水质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及水质预警信息,并可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设备,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标。

江苏省宜兴市在高塍镇鹏鹞生态园创建了江苏省内首个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