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应用设计 > 汽车电子 >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DSG)的优势和技术详解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DSG)的优势和技术详解

时间:10-11 来源:慧聪汽车维修保养网 点击:

自动变速器"打死你,我也不换挡"

自动变速器以方便的操作逐渐的取代了手动变速器。在拥堵路段,车主只要控制刹车,就可以应付走走停停的路况。取得这种方便的代价就是较高的耗油,还有当车主驾车去山路撒欢,入弯降档的关键时刻自动变速箱会抱着一种"打死你,我也不换挡"的态度,慢慢悠悠地执行车主降档的指令。驾驶的乐趣一下子烟消云散。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

双离合器变速器,顾名思义,就是一台变速器使用了两个离合器,各离合器单独运转的变速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好在哪里呢?

以大众汽车DSG双离合自动变速箱为例,厂家宣称:DSG的换档动作比手动档变速箱还要快,带来更多驾驶乐趣;DSG换挡过程中不产生动力间断,DSG极为快速的换档过程令人难以察觉无顿挫感,DSG的油耗水平与手动档车型相当,甚至低于手动挡车型。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DSG)工作原理

厂家介绍了很多DSG变速箱的优点,那么厂家说的是不是夸大其词了呢?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是怎样工作的。

双离合器变速器省略了传统手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踏板,改由电子控制液压系统对两个离合器进行控制。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轴也被分为两部分,两个离合器各自与一根输入轴相连,中空的外轴用于连接变速器中的偶数挡位,外轴套嵌的实心内轴则用于连接奇数挡位。两个离合器在工作时相互配合,各自负责一根输入轴的动力传递。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结构简图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红色部分表示离合器2通过内轴控制变速器中的奇数挡位,绿色部分表示离合器1通过外轴控制变速器中的偶数挡位。

当汽车正常行驶时,一个离合器与变速器中的某一挡位相连,将发动机动力传递至驱动轮,与此同时,控制单元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和发动机转速对驾驶者的换挡意图进行预先判断,控制另一个离合器与变速器中下一挡位的齿轮组相连,离合器仍处于分离状态,尚未进行任何动力传输。

换挡时,第一个离合器断开连接,同时第二个离合器将之前预连接的变速器中下一挡位的齿轮组与发动机接合,进行下一个挡位的动力传输,从而不会出现动力中断的状况。除了空挡之外,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的一个离合器总处于接合状态,另一个离合器总处于断开状态。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奇数档动力传输示意图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偶数档动力传输示意图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技术优势

正是这样的两个离合器配合换挡的结构,在挡位切换时齿轮早已衔接,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实现了,平顺换挡、快速换挡、动力"无间断"地输出,节约燃油的设计目的。据大众官方数据,目前普及型的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时间只有0.2秒左右。即使是全球最好的赛手换挡速度也不可能与双离合变速器相比。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时间也远超出人类操作的极限。

双离合器变速器研发和使用成本

双离合器变速器是脱胎于半自动变速器技术的一项衍生技术,目前大众已经在高尔夫汽车上成功使用了的DSG-7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技术核心是从机械传动的手动变速器发展而来,内部构造却与传统手动变速器相似。因此它继承了手动变速器工作可靠和便于维护的技术优势。同时,双离合器变速器在使用方面与普通自动变速器并无太大差别,方便省力。

双离合器变速器产品分类

目前在市场上用用广泛的是大众汽车的DSG系列双离合器变速器。主要有DSG-6档双离合器变速器和DSG-7档双离合器变速器。

DSG-6档双离合器变速器采用"湿式"双离合器,"湿式"是指双离合器安装于一个充满液压油的封闭油腔里。这种"湿式"结构具有更好的调节能力和优异的热容性,因此能够传递比较大的扭矩。DSG-7档双离合器变速器可匹配最大扭矩350牛米的发动机。

DSG-7档双离合器变速器采用"干式"双离合器,"双离合器"由3个尺寸相近的离合器片同轴相叠安装组成。因为它的"双离合器"不是像DSG-6档双离合器变速器那样安装于封闭油腔里,所以,被称为"干式"双离合器。"干式"双离合器结构简单,因而效率更高。但是"干式"离合器自身结构的固有特性使它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比"湿式"离合器要低。DSG-7档双离合器变速器用于匹配最大扭矩不超过250牛米的小排量发动机。

双离合器变速器发展展望

在大众汽车DSG一马当先的带领下,其他国家厂商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加入"双离合器变速器"的队伍。与大众不同的是,其他厂商更专注于提高双离合器变速器所承受的最大扭矩,将双离合器变速器装备到跑车上。


M-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宝马M部门在第3代SMG(SequentialManualGearbox)顺序式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最新的专门为最高转速可达9000r/min的V8发动机而设计的M-DCT(DualClu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