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桥马达驱动的电动车窗防夹设计
近几年来,汽车电子市场的增长非常显著,这主要归功于一些新的应用,如增强整车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等。为此,就必须在汽车的不同位置安装大量的电子模块,以及电子线束。
基于节省空间和减少重量的原则,汽车的电气系统架构正在从单一电子控制模组和集中控制系统转向分散控制技术。另外,装配成本的降低和整车系统可靠性的提高,需要将以前使用的机电操作功能转移到电子模组里,其结果是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分散电子模组的标准,其中包括越来越多的基于标准的汽车协议(如LIN和CAN)及其特性(如自主安全操作、诊断、保护和通信能力)。
1、窗户升降器原理
目前,很多自动控制装置都具有触发关闭系统的功能,如窗户和车门。这也同时暗示著发生意外事故的危险,如人身体或动物的某一部分被这些自动装置夹住和压住。一个具体实例就是汽车的自动窗户升降器。由于窗户玻璃施加于障碍物上的力量足够大,因此足以压碎人体的某一部份器官。
按照相关安全规范的建议,自动窗户升降装置必须装备所谓的"防夹伤"功能。该防夹伤功能是指∶
■在关闭窗户的时候检测障碍物的存在。
■限制施加于障碍物的力量的大小。
■向相反方向移动窗户,以释放障碍物。
现有的解决方案不是机械式的,就是机电一体化的。在机械机构中,防夹检测是通过固定于窗户支柱上的环境感应片内的开关进行的。该开关一般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在环境感应片上施加有压力的时候开启。该方案很简单,但是感应片很贵,并且潜在的安装和维护比较复杂。在某些情况,该方法无法满足某些安全标准,举例来说,如果窗户形状呈现为锐角,力量就不是以直角方向施加于感应片表面(见图1),用以激励开关所必需的力量不是接触不到感应片,就是比规范所要求的力量大很多。
有一种基于马达速度监视的替代方案,通过传感器(霍尔效应传感器、编码器等)完成有关功能。其防夹环境检测是通过检查马达速度的变化实现的。马达由继电器控制,继电器以整个电池为动力启动马达。当以最大力矩启动马达时,施加于障碍物上的力在启动时可以达到最大值。本文使用VNH2SP30监视由于马达负载变化所导致的功率变化。
图1. 汽车窗户原理图
对窗户升降系统的具体要求是在启动阶段,检测已经存在的障碍状态。事实再一次表明,在汽车窗户升降器升起时,有几种情况可能发生夹伤事故。两种最常见的可能情形是∶
■窗户玻璃的位置非常靠近窗户支柱,而且阻塞物体正好位于玻璃和窗户支柱之间。
■如果窗户模胚的形状为一个锐角,这样大部份情况下都容易发生夹伤现象(见图1)。
窗户升降器的动力来自一个直流马达。它直接提供旋转运动,并通过与转子和磁鼓的耦合来提供变速运动。电枢电路和转子外形如图2所示。
图2. 直流马达
正常情况(软启动)下,在开始启动阶段,马达功率的增加与其角速度成正比,稍後就以一定常数增加。软启动开始期间的夹伤可能性比进入稳定状态的可能性大。因此,在具体实施时有必要定义两个在不同时期运行的马达功率阈值。如果检测到的防夹状况达到了夹伤阈值,窗户玻璃就在下降的过程中停下来以免事故发生;如果是在上升过程中,它将会下降一个固定的长度。
2、硬件实施
本系统的设计原理见图3,具体实施方案见图8。采用的元器件介绍如下:
■ ST72F324微控制器∶内部频率为8MHz,32k字节HDFlash,1k字节RAM,10bit ADC。
■ L4979稳压器∶用于软件失效时微控制器中数据的自动恢复,器件中还嵌入了一个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
■ 用于PC串行端口的ST232通信接口。
■ VNH2SP30全桥马达驱动器,适合各种汽车电子应用。
图3窗户升降器原理图
其中,稳压器启用(Voltage Regulator Enable)连接器(图4中的第5项)上安装一个跳线,以便启用稳压器,提供系统所需的5V电压。
上升按钮(Up key,图4中的第8项)和下降按钮(Down key,图4中的第7项)管脚配置为输入上拉模式,使其通常处于高电平(5V);如果按下UP或DOWN按钮,将显示两种不同情况:
■ Short Touch: 如果按下按钮的时间少于100ms,窗户玻璃将一直上升或下降(取决于按下的按钮属性),直到窗户的上边沿或下边沿接触到位为止。
■ Long Touch∶如果按钮按下的时间超过100ms,窗户将按照具体接触状况上升或下降,具体依赖于按钮的属性。
Window Up switch管脚(图4中的第6项)也配置为输入上拉模式,且必须连接到一个用来指示窗户运行结束的机械开关,以便了解是否接触到了门窗的上方极限位置。
微控制器可以通过ICP连接器(图4中的第4项)进行重新编程。PC7连接器(见图4中的第9项)上的跳线通过一个具有
- 电子技术的革新先锋(11-21)
-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综述(06-24)
- 新技术、新应用让传感器深入汽车电子设备的各个角落(05-11)
- RFID技术在商用汽车生产及使用中的应用(05-11)
- 模糊控制在汽车离合器中的应用(05-11)
- 如何利用可编程器件设计车用显示系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