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发展的多种因素分析
时间:10-19
来源:
点击: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市场对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有多种因素制约着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子产品的前景、组成及影响因素;重点在技术研发、器件供应体系、生产管理以及对电子产品投入的认识方面具体分析了制约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发展的因素。
一、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前景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电子产品的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大并保持高速增长。美国的乘用车电子部件的市场需求1988年为26亿美元,1993年约增长1倍,达到54亿美元,2000年达到14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16%。在全球范围内,2002年的市场规模大约是$269亿美元。到2007年,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354亿美元。亚洲、中欧及东欧市场将增长最快。在北美及欧洲市场,电子部件占整车的价格已达到10~15%。预计到2010年汽车电子装备价格将占整车价格的25~30%
迄今为止,全球汽车电子部件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动力传动电子系统。在2002~2007年间,动力传动电子系统将稳步增长。车身和底盘控制电子系统将保持11.7%的增长率、其市场规模预计会从27亿美元增至47亿美元。安全及舒适电子系统将出现较快的增长。
二、汽车电子的组成以及我国汽车电子发展现状
汽车电子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1动力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管理控制系统、动力转向、AT控制与ACC。
2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气囊、ABS/ASR与SAFE-BY-WIRE。
3车身控制系统:包括开关控制、灯光控制、防盗系统、门锁控制、车窗控制、雨刮等车身电子的控制。
4行驶控制系统:包括仪表、空调与底盘控制系统。
5信息系统:包括娱乐、移动通讯、GPS导航以及信息处理等系统。
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的现状为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难,由于国内汽车电子企业起步晚、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低、质量不稳定等原因而不被整车企业采用。即使其产品达到技术要求,也需经过国外厂商的严格试验论证,长时间的等待使国内汽车电子企业错失了大好时机。高门槛的配套入门条件使他们很难获得与整车企业配套的机会,很难通过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只能通过售后市场销售产品,而无法成为OEM供应商来进一步扩大产品的规模。另一方面,开发体系的不完善、核心技术的缺乏也无法满足整车企业的同步开发要求和产品的竞争力要求。
三、制约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发展的因素
1 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同时国外汽车零部件公司在中国大量申请专利,进行"圈地;目的是控制中国汽车电子市场。
自主知识产权是制约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于汽车电子这一零部件来说,要想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是要受到许多束缚的,由于大多数生产厂家不具备与汽车公司同步开发的条件,只能处于仿制阶段,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开发,国外零部件的公司早已看到这一点,每年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各大汽车公司在我国申请大量的专利,在汽车电子这一领域实行了大面积"圈地;运动,这样以来,即使国内有些企业想自己开发或已经开发出自己的产品却还要去面对去刻意避开国外已经申请的专利,曾有过一个开发汽车上检测雨量的雨量传感器的厂家,当时他们产品已经出来,在要申请专利时发现德国某公司已经在中国申请了该产品的专利,并且申请的是工作原理的保护,这样一种光学的物理原理被申请为专利保护,这家公司很难避开,产品迟迟不能进入市场。
2 缺少满足于汽车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的供应商,主要元器件受制于国外。
产品的性能好坏决定于组成这一个产品的某一个性能最不稳定的零部件,也可以说采用什么等级的供应商,就会制造出什么等级的产品。就汽车电子产品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往往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开发出来后,小批量式装车试验没有发现问题,然而,刚刚上几千套的批量生产,好多问题应运而生,这产生的原因不乏有工艺等其它因素,但元器件工作性能的不稳定是最常见的,目前,我国缺少专业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配套的电子元器件厂家,所用元器件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直接采购国外代理商的器件如:各种芯片和功率管等;另一种渠道为采购国内电子元器件厂家的产品,如:电阻、电容与晶体管等常用器件。汽车产品不同于其它家用电器以及应用设备等产品,汽车电子产品涉及的往往是很多动态的参数,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很多,如:振动、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需要建立一套能够与其长期进行合作交流的配套供应体系,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汽车电子产品的行业的配套体系,所有的器件配套要汽车电子产品和其它电子产品区分开来,同时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要用相关的汽车行业的质量体系去控制为自己配套的供应商。
一、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前景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电子产品的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大并保持高速增长。美国的乘用车电子部件的市场需求1988年为26亿美元,1993年约增长1倍,达到54亿美元,2000年达到14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16%。在全球范围内,2002年的市场规模大约是$269亿美元。到2007年,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354亿美元。亚洲、中欧及东欧市场将增长最快。在北美及欧洲市场,电子部件占整车的价格已达到10~15%。预计到2010年汽车电子装备价格将占整车价格的25~30%
迄今为止,全球汽车电子部件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动力传动电子系统。在2002~2007年间,动力传动电子系统将稳步增长。车身和底盘控制电子系统将保持11.7%的增长率、其市场规模预计会从27亿美元增至47亿美元。安全及舒适电子系统将出现较快的增长。
二、汽车电子的组成以及我国汽车电子发展现状
汽车电子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1动力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管理控制系统、动力转向、AT控制与ACC。
2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气囊、ABS/ASR与SAFE-BY-WIRE。
3车身控制系统:包括开关控制、灯光控制、防盗系统、门锁控制、车窗控制、雨刮等车身电子的控制。
4行驶控制系统:包括仪表、空调与底盘控制系统。
5信息系统:包括娱乐、移动通讯、GPS导航以及信息处理等系统。
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的现状为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难,由于国内汽车电子企业起步晚、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低、质量不稳定等原因而不被整车企业采用。即使其产品达到技术要求,也需经过国外厂商的严格试验论证,长时间的等待使国内汽车电子企业错失了大好时机。高门槛的配套入门条件使他们很难获得与整车企业配套的机会,很难通过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只能通过售后市场销售产品,而无法成为OEM供应商来进一步扩大产品的规模。另一方面,开发体系的不完善、核心技术的缺乏也无法满足整车企业的同步开发要求和产品的竞争力要求。
三、制约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发展的因素
1 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同时国外汽车零部件公司在中国大量申请专利,进行"圈地;目的是控制中国汽车电子市场。
自主知识产权是制约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于汽车电子这一零部件来说,要想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是要受到许多束缚的,由于大多数生产厂家不具备与汽车公司同步开发的条件,只能处于仿制阶段,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开发,国外零部件的公司早已看到这一点,每年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各大汽车公司在我国申请大量的专利,在汽车电子这一领域实行了大面积"圈地;运动,这样以来,即使国内有些企业想自己开发或已经开发出自己的产品却还要去面对去刻意避开国外已经申请的专利,曾有过一个开发汽车上检测雨量的雨量传感器的厂家,当时他们产品已经出来,在要申请专利时发现德国某公司已经在中国申请了该产品的专利,并且申请的是工作原理的保护,这样一种光学的物理原理被申请为专利保护,这家公司很难避开,产品迟迟不能进入市场。
2 缺少满足于汽车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的供应商,主要元器件受制于国外。
产品的性能好坏决定于组成这一个产品的某一个性能最不稳定的零部件,也可以说采用什么等级的供应商,就会制造出什么等级的产品。就汽车电子产品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往往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开发出来后,小批量式装车试验没有发现问题,然而,刚刚上几千套的批量生产,好多问题应运而生,这产生的原因不乏有工艺等其它因素,但元器件工作性能的不稳定是最常见的,目前,我国缺少专业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配套的电子元器件厂家,所用元器件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直接采购国外代理商的器件如:各种芯片和功率管等;另一种渠道为采购国内电子元器件厂家的产品,如:电阻、电容与晶体管等常用器件。汽车产品不同于其它家用电器以及应用设备等产品,汽车电子产品涉及的往往是很多动态的参数,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很多,如:振动、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需要建立一套能够与其长期进行合作交流的配套供应体系,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汽车电子产品的行业的配套体系,所有的器件配套要汽车电子产品和其它电子产品区分开来,同时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要用相关的汽车行业的质量体系去控制为自己配套的供应商。
- 电子技术的革新先锋(11-21)
-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综述(06-24)
- 新技术、新应用让传感器深入汽车电子设备的各个角落(05-11)
- RFID技术在商用汽车生产及使用中的应用(05-11)
- 模糊控制在汽车离合器中的应用(05-11)
- 如何利用可编程器件设计车用显示系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