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
时间:07-19
来源:
点击:
1 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征
从目前各种媒体、研究资料、国家统计局资料来看,中国的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势头,依旧是按照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到2010年,整车销售数量有可能能够1400万辆的规模。整个市场非常的乐观,甚至遇到了2008年整体的经济调整,甚至减速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热情,各种经济预测媒体仍然采取了相对乐观的预测。
但是目前整个行业依然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国内的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供应链上附着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们。其中最大的挑战,还是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耳熟能详的可以列下:钢材价格的高涨,人工的提高,市场价格的不断降低,国外市场的开拓艰难,外资企业在技术高端和供应链高端的压迫,整体生存的压力仍然很大。国内企业对策基本集中在加强专业化生产和设计,努力降低成本,加强和主机厂的经营协同,等等。
从国家统计局的行业统计分类口径上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内容可以包括:
表1 汽车零部件行业国民经济分类
产品构成上分类更是五花八门,根据赛迪顾问2007年的产品分类,范围实在广泛,但从采购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包括模式的改进都是基于车身、底盘、发动机电子器件来说的。
表2 汽车零部件产品分类
作为整车OEM上游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行业分类繁多,产品成千上万,但都因为和OEM整车生产关联,因此在采购模式和方式上都具有相似性,并在模式上具有彼此复制拷贝的特性。
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或者说OEM厂的供应商,国内可以分为一级系统集成商以及二级、三级配件配套商以及通用件配套。在产业布局上:按照整车的BOM金字塔结构分布;企业客户分布:整车OEM总装厂售前市场、售后市场、出口市场。
基本的采购特征,多级配套情况下,具有很强彼此影响和复制性。而且采购模型和采购战略的选择具备很强的层次性,一般来说,产业链层次高的企业,对于下级企业产生很强影响。
2 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特征、发展
汽配零部件行业整体数量发展,每年按照1000家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已经具有7000多家(国家统计局数据)。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的采购方法特点,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采购市场、采购组织、采购方式、采购渠道、采购结算方式、供应商特性、以及采购料品的国产化方面。一言以蔽之,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于采购的态度是零库存,尤其是账上零库存 ;配套商都采取统一的策略,向上游压库存,延长结算周期。
表3 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管理特征
谈到采购发展趋势问题,不能不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中国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工业中35%~36%的比重,相较于国际60%~70%水平仍然较低,整个产业规模具有非常大的扩展空间,单个企业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也一路艰辛。
目前来说,汽车零部件行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采购基础结构与采购业务不合理,设计过程缺乏约束,设计、采购与制造业务间缺少协同,与供应商之间没有建立共赢的伙伴关系,没能在产品设计的早期融入供应商的资源等现象。这些都导致了产品总成本的增高、批量生产的时间加长、投放市场的周期增多、库存增大或缺货断档和缺少供应链上的可预见性。
因为基于精益思想,贯穿在整个汽车生产、营销供应链上,采购现状基本上向着敏捷采购和小批量采购模式上进行探索。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模式在采购模式上、采购关注点、采购人才需求以及采购信息化上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而且在短短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向国际水平靠拢。必须承认,采购管理发展,根本是整个企业、行业的管理水平的发展缩影,也是整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物流上整体的发展缩影。
采购模式上:汽车零部件行业普遍开始探索基于VMI管理模式的寄存仓供货模式,将自身自有库存降低到最小,并在库存共同管理基础上,和供应商建立一个稳定、互信的长期供货机制。配合着VMI的供货机制,第三方物流在汽车领域内方兴未艾。由主机厂或者零部件集团从整个企业集团或者供应链角度出发提高物流效率,加强库存及时性和信息的共享性,建立了统一的内部第三方物流或者仓库,各零部件厂商租用仓库就近设置供货点,保障节拍式生产。下图给出了在采购方式上采取JIT送货机制和VMI机制下,供货方,需要在和主机厂产品设计、产品计划协同、供货基础数据同步、以及物流、供应商评估等多方面进行改进整治,来保证VMI采购方式的实现。
图1 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进料管理范畴(图左部分)
采购发展趋势上,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将采购成本作为采购管理的重心,如何在供应商选择、采购询价、账期控制作为具体的执行过程。这两年来各种生产材料的采购成本的大幅增长也确实极大的刺激了汽车行业,抱团式生存的模式,开始在行业内复制。
采购关注点,不但关注内部的采购技术、付款流程、采购过程控制和供应货源;企业的关注目光向着外部优化和内部人员、流程改良。
从目前各种媒体、研究资料、国家统计局资料来看,中国的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势头,依旧是按照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到2010年,整车销售数量有可能能够1400万辆的规模。整个市场非常的乐观,甚至遇到了2008年整体的经济调整,甚至减速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热情,各种经济预测媒体仍然采取了相对乐观的预测。
但是目前整个行业依然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国内的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供应链上附着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们。其中最大的挑战,还是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耳熟能详的可以列下:钢材价格的高涨,人工的提高,市场价格的不断降低,国外市场的开拓艰难,外资企业在技术高端和供应链高端的压迫,整体生存的压力仍然很大。国内企业对策基本集中在加强专业化生产和设计,努力降低成本,加强和主机厂的经营协同,等等。
从国家统计局的行业统计分类口径上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内容可以包括:
表1 汽车零部件行业国民经济分类
产品构成上分类更是五花八门,根据赛迪顾问2007年的产品分类,范围实在广泛,但从采购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包括模式的改进都是基于车身、底盘、发动机电子器件来说的。
表2 汽车零部件产品分类
作为整车OEM上游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行业分类繁多,产品成千上万,但都因为和OEM整车生产关联,因此在采购模式和方式上都具有相似性,并在模式上具有彼此复制拷贝的特性。
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或者说OEM厂的供应商,国内可以分为一级系统集成商以及二级、三级配件配套商以及通用件配套。在产业布局上:按照整车的BOM金字塔结构分布;企业客户分布:整车OEM总装厂售前市场、售后市场、出口市场。
基本的采购特征,多级配套情况下,具有很强彼此影响和复制性。而且采购模型和采购战略的选择具备很强的层次性,一般来说,产业链层次高的企业,对于下级企业产生很强影响。
2 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特征、发展
汽配零部件行业整体数量发展,每年按照1000家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已经具有7000多家(国家统计局数据)。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的采购方法特点,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采购市场、采购组织、采购方式、采购渠道、采购结算方式、供应商特性、以及采购料品的国产化方面。一言以蔽之,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于采购的态度是零库存,尤其是账上零库存 ;配套商都采取统一的策略,向上游压库存,延长结算周期。
表3 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管理特征
谈到采购发展趋势问题,不能不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中国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工业中35%~36%的比重,相较于国际60%~70%水平仍然较低,整个产业规模具有非常大的扩展空间,单个企业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也一路艰辛。
目前来说,汽车零部件行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采购基础结构与采购业务不合理,设计过程缺乏约束,设计、采购与制造业务间缺少协同,与供应商之间没有建立共赢的伙伴关系,没能在产品设计的早期融入供应商的资源等现象。这些都导致了产品总成本的增高、批量生产的时间加长、投放市场的周期增多、库存增大或缺货断档和缺少供应链上的可预见性。
因为基于精益思想,贯穿在整个汽车生产、营销供应链上,采购现状基本上向着敏捷采购和小批量采购模式上进行探索。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模式在采购模式上、采购关注点、采购人才需求以及采购信息化上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而且在短短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向国际水平靠拢。必须承认,采购管理发展,根本是整个企业、行业的管理水平的发展缩影,也是整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物流上整体的发展缩影。
采购模式上:汽车零部件行业普遍开始探索基于VMI管理模式的寄存仓供货模式,将自身自有库存降低到最小,并在库存共同管理基础上,和供应商建立一个稳定、互信的长期供货机制。配合着VMI的供货机制,第三方物流在汽车领域内方兴未艾。由主机厂或者零部件集团从整个企业集团或者供应链角度出发提高物流效率,加强库存及时性和信息的共享性,建立了统一的内部第三方物流或者仓库,各零部件厂商租用仓库就近设置供货点,保障节拍式生产。下图给出了在采购方式上采取JIT送货机制和VMI机制下,供货方,需要在和主机厂产品设计、产品计划协同、供货基础数据同步、以及物流、供应商评估等多方面进行改进整治,来保证VMI采购方式的实现。
图1 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进料管理范畴(图左部分)
采购发展趋势上,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将采购成本作为采购管理的重心,如何在供应商选择、采购询价、账期控制作为具体的执行过程。这两年来各种生产材料的采购成本的大幅增长也确实极大的刺激了汽车行业,抱团式生存的模式,开始在行业内复制。
采购关注点,不但关注内部的采购技术、付款流程、采购过程控制和供应货源;企业的关注目光向着外部优化和内部人员、流程改良。
- GPS发展史(05-01)
- 汽车导航市场的发展趋势(07-20)
- 汽车电子制动技术的未来发展(09-09)
- 技术动态 未来的汽车电子发展趋势解析(09-09)
- LED车灯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分析(10-06)
- 未来的汽车电子发展趋势解析(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