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高通联发科芯片,中国芯当真能在消费级终端打开局面?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有关发展国内芯片业的建议出现在了数十名人大代表的议案中。中国芯的话题再度热闹了。
中国芯的概念,在PC时代就已经热炒,有汉芯的骗局,龙芯的拖沓,也有瑞芯微、海思的成功。但是,中国芯距离弯道超车依然有很远的距离。2016年我国在进口芯片上的花费就达到了2271亿美元,而且连续4年进口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芯片业成为与原油并列的最大进口产品。
那么,中国芯有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呢?我们来看一下。
基础已经具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芯片行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力。芯片业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主要环节,华为海思、紫光集团、国睿集团为劲旅的芯片设计公司,以中芯国际、上海华力、中国电科为代表的芯片制造商,以及以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为龙头的芯片封测企业都已经有一定规模。
但是,在创新研发与设计能力上,中国芯片企业还落后于全球领先厂商。
在芯片需求方面,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由此拉动全球1/3的芯片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存在的,只是钱被国外企业赚走了。
从技术专利角度看,国际知名专利检索公司QUESTEL发布的最新报告,过去18年里,全球芯片专利数量实现了6倍的增长,但中国芯片专利量则增长了23倍,在芯片专利申请数量方面,中国已成为第一大国,并连续5年蝉联全球第一。
在政策支持层面,国家设立了总规模近14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武汉、合肥、长沙、珠海、杭州、无锡等地也相继跟进成立了地方性产业投资基金。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总额已经超过4600亿元。
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测试能力,技术储备有,国家政策支持,发展芯片行业的要素都已经具备,市场也有,只是缺乏宏观上的规划,把需求与供给对接起来。
对接需求,从终端消费品开始
最近两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华为、OPPO,vivo、小米、金立、酷派、魅族、乐视都有不小的芯片需求量。
要说技术水平,华为海思的麒麟960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展讯、联芯(松果)也可以满足目标市场需求。
但是到了终端产品,大家还是普遍用高通、MTK的芯片,在三星、台积电制造,手机行业的利润都交给别人了。
而手机行业剩下的两家巨头苹果和三星,芯片都是自己设计的,三星还自己制造芯片。
事实上,如果有统一规划,把华为海思芯片对外供给。那么OPPO,vivo、小米、金立、酷派、魅族、乐视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是完全可以换成海思的。
海思现在在安兔兔2016年的统计中,只有5%左右的份额,而高通要占50%多,MTK占20%多。而中国手机如果能够都采用海思的芯片,高通和MTK大部分份额都是可以抢过来的。
芯片行业是个资金密集的行业,有份额才有资金研发招募一流工程师,获取一流工艺。
如果能把华为海思的芯片从华为手机脱钩,成为中国手机的通用芯片,那么华为海思就有希望超过高通,成为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供应商。进而在技术上再进一步,发展出自己的顶级架构。
同样,在智能电视上面,也有类似的问题。现在智能电视、电子盒子供应商众多,但是缺乏一家有足够实力的厂商。而手机、盒子、平板这类东西的芯片是可以共用的。宏观层面完全可以促成两三家巨头,互相竞争。中国电视同样是在终端层面有压倒优势。
从消费端开始促进上游产业联合,可以人为造就巨头,实现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意义深远
从IT行业的发展看,芯片是越来越多的。最初是服务器用芯片,后来是PC用芯片,如今是手机、平板、电视,而物联网、5G、人工智能发展下去,几乎所有行业都会被置入芯片。
如果没有弯道超车,以后所有行业的高利润部分就会都被外国企业赚走,而有了世界一流的芯片企业,这些利润就可以留在国内。
而且中国的规模优势造什么什么便宜,什么有竞争力,国内成熟了以后,发展出去就会占领世界市场。如同中国的纺织品、小商品、机电产品一样。而芯片行业的利润远远高于这种初级产品。
弯道超车意义深远,而起步要从消费品做起。
更多最新行业资讯,欢迎点击《今日大事要闻》!
- 100%“中国芯”超级计算机震惊西方,功耗仅为“天河”1/4(11-02)
- 企业阵列达到近百家 “中国芯”亟待突围同质化(12-26)
- 芯片产业生死攸关 吴超委员呼吁重点支持“中国芯”(03-07)
- 五十亿颗中国芯的背后:本土芯片企业挺进全球第一阵营(05-06)
- 中国芯照亮中国梦(07-25)
- 中国“芯”时代,打破韩美相变存储垄断(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