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全面解读高通最强处理器,骁龙835到底有多逆天?

全面解读高通最强处理器,骁龙835到底有多逆天?

时间:01-14 来源:微型计算机 点击:

M CCI-500缓存相关性互联总线还是自己内部设计总线也不得而知。不过只能修改处理器前端部分的话,高通可能会增大指令窗口、增加可以乱序执行的指令数量。

频率方面,虽然是定制化版本并采用了10nm工艺,但是高通看起来并没有"飚频率"的想法。Kyro 280的大核心最高只运行在2.45GHz,小核心最高只能运行在1.9GHz,高通宣称在应用载入、网页浏览、VR、3D游戏等复杂应用时等会调用大核,另外80%的时间都是小核心。根据之前的经验,ARM在使用14nm/16nm工艺节点时,Cortex-A73最高可运行在2.6GHz~2.8GHz,在新的10nm下频率突破3GHz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出现目前的情况有如下几种解释:

·高通Kyro基于Cortex-A72而不是Cortex-A73,相比之下,双发射、较短流水线的Cortex-A73相比三发射、较深流水线的Cortex-A72在能耗比上表现要更出色一些,高通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控制功耗;

·高通对半定制产品做出的更改限制了最高频率,比如增加指令窗口大小的设计;

·高通可能进一步平衡了CPU和GPU之间的能耗情况,将更多"热预算值"留给了GPU部分;

·高通可能考虑电池性能和能耗比等因素,认为目前的性能已经足够了。

在这种较低频率的设定下,在2017年年中或者什么时候高通很可能忽然推出一个频率更高的"骁龙840"来。反正迄今为止骁龙835并没有太过强势的竞争对手出现,放缓一点反倒对高通在市场上的操作更有好处。

多代骁龙顶级处理器规格对比

在缓存方面,Kyro 280的大核心部分使用了2MB缓存,小核心则使用了1MB缓存,缓存的大小要比骁龙820大一倍。根据高通的说法,较大的缓存能降低数据存取内存的频率,同时提高性能并降低功耗。当然更换了处理器架构从而搭配更大缓存也是很可能的。另外,骁龙835的内存控制器由高通自行设计,没有使用公版方案。

为什么高通在骁龙835上选择了半定制架构而不是之前自研的Kyro?自研产品往往能更好地和自家其他架构相结合,并能更好地控制性能和功耗。对于这个问题,高通宣称他们只是在所有可选项之间反复衡量后,选择了最合适的技术。其中性能和功耗是最明显的标准,其他因素比如成本、可用性和市场营销等也会影响这个决定。很官方、很表面的回复,可参考的东西不多。

继续加强的GPU

骁龙835的GPU采用了Adreno 540,相比之前骁龙820上的Adreno 530,两者基本架构一样,因此产品型号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高通宣称新一代产品专注于优化瓶颈,比如通过检查像素深度来剔除无效像素从而减少需要处理的像素工作量。当然高通还在ALU、寄存器等方面做了一些改进,不过没有更多细节可供披露。

软件中的Adreno 540信息,可以看到它的一些特性

Adreno 540相对于之前的设计,纹理滤波的效率更高、耗费更少了,比如每周期可以执行16个三线性过滤。相比之下,ARM-G71每周期只处理一个双线性过滤,或者每两个时钟周期处理一个三线性过滤。因此ARM-G71MP16最多每周期处理16个双线性过滤,但只能处理8个三线性过滤,只有Adreno 540的一半。

性能方面,高通宣称Adreno 540相比Adreno 530在3D渲染性能方面提高了25%,目前尚不清楚是由于GPU架构改善还是频率提升才带来这么大的提升。考虑到架构基本相同,频率提升也在意料之中。在API支持上,Adreno 540支持所有最新的图形API,包括OpenGL ES 3.2、DirectX 12、Vulkan,此外还包括OpenCL 2.0以及Renderscript。

应用新技术的DSP、ISP

在骁龙835中,高通应用了全新的Hexagon 690 DSP,不过遗憾的是高通没有透露更多信息。另外,在骁龙835中还有两个额外的DSP处理器(这一点和骁龙820一样)。其中一个在X16 LTE的调制解调器中执行信号处理,暂且不表。

另一个比较有趣,高通称其为All-Ways Aware Hub,顾名思义,这款DSP是一直活动的,它位于单独的电源区域中,并连接到一系列不同的传感器上,通过支持Google Awareness API能够实现诸如计步、LTE、Wi-Fi或者蓝牙LE之类的定位。

骁龙835采用了名为Spectra 180的双14位ISP

在ISP方面,骁龙835拥有名为Spectra 180的双14位ISP,支持高达3200万像素的单镜头或者两个1600万像素的双镜头。目前双镜头是旗舰手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新的ISP增强了对混合自动对焦系统的支持,并且能够根据照明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对焦方法。它还支持双光电二极管相位检测自动对焦(2PDAF),这种技术通过将每个像素(通常是较大的1.4μm像素)拆分成两个光电二极管,其中一个用于图像捕获,另一个用于相位检测。

通过使用每个像素进行相位检测来加强自动对焦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