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不来次大换血,联发科就走不出衰败的怪圈?
小编语:在这个"不结婚不成活"的行业风气下,保守策略必然是行不通的。虽然联发科每年都有参考国外企业制定更适合公司管理阶层的动作,但小编认为更应该把目光转向身边。换句话说,面对动作频频的大陆本土企业,以及动荡不安的国际大厂,台企们是不是应该更客观的看待"红色供应链"这事儿。近看Marvell大裁员、AMD被收购,远看恩智浦并飞思卡尔、安华高并博通、ADI并美信,不知道多少量级的高管和顶尖技术人才正在寻找新的着落呢。说不定,这红色供应链送来的,是大大的红包呢。
2015年对联发科来说算是多事之秋,对外除了顺从全球半导体产业整并的大势,接连并下曜鹏、常忆、奕力及立锜外,面对全球手机市场需求趋缓的压力,上有高通(Qualcomm)反压、下有展讯锐进的夹击攻势,让联发科市值在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狂泻50%,一时之间也拿不出好的办法提振市场信心。
至于对内,则是联发科5、6年级中生代,在副董事长卓志哲及资深副总张垂弘先后决定荣退后全面接棒,然在全球化的考量下,联发科外籍佣兵却依然身居高位,其实不管是品牌行销还是业务推广,在初期学习曲线已然克服后,创新义务还是应该交给自己人才更有进取的良机。
联发科每年都有一些组织调整动作,也参考国外企业制定更适合公司的管理阶层,在2013、2014年遍找国外奥援,2015年又接连吸收台湾一线IC设计公司人才后,面对终端移动装置、网路通讯、PC及NB市场的善变,加上新世代物联网(IoT)、穿戴装置、车用商机的兴起,联发科事业群的规划当然也需要重新整编,希望多一点中生代、新生代冒出头来勇于承担责任。
毕竟在全球芯片市场生存法则中,联发科早就退无可退,身处既得守成、更要进攻的氛围下,应及早忘掉搭上这一波全球手机需求兴起、还有新兴国家内需市场的顺风车功业,重新调整内部研发资源及作战方针,方有机会再次摆脱一代拳王紧箍咒。
虽然联发科发言系统早已说过2015年不会裁员,不过以向来每年都有2~3%的流动率来看,暂停征人已算是变相裁员了。虽然缩减开支本来就是每家公司对付不景气的天性,但看到联发科还在大手笔行销公司品牌形象,让手中福利金减半的员工情何以堪?
联发科自2014年初至今的B2B品牌行销计划,在此已划下阶段性任务,先不论结果是否符合高层预期,公司人才、产品、技术及管理都不断有升级压力,甚至随终端芯片市场状况而出现1.0、2.0、3.0、4.0版的情形,联发科的品牌行销计划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砸钱做广告的1.0版,未免太说不过去。
其实联发科品牌行销活动已在内部孕育许久,但步伐始终没有跨得太大。先是从主动参展国内、外电子大展开始,之后延揽国外行销人才,才决定大刀阔斧一番。只是交给欧、美人才的公司品牌行销规划,总是缺少那么点本土味。
这点联发科应该向大陆科技业者看齐,由内部高层亲自操盘监督,看重社群媒体及网路平台的影响力,偏重创新及试验思惟,也积极与公司的传承文化融合,这种品牌行销内涵,反而更应该为联发科所看重。
毕竟,联发科在大陆及新兴国家相关芯片市场都拥有高市占率,更不断尝试高附加价值的新型业务行销方式,老大们都知道产品跟着别人后面走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而急欲改变创新的这一刻,为何公司品牌行销动作,还打算再走一次老路呢?
- 芯片供应链:高通MTK“抢食”传统路由(04-07)
- 面霸是怎样炼成的:我的联发科之路(上)(04-15)
- 明年复明年,无线充电一再被“晃点”(10-06)
- IC业集中化趋势加剧,这次的主角是联发科和奕力(07-31)
- 代工厂陷最惨烈一季:台积电、联发科真想跳楼(08-09)
- 瑞昱IC设计逆势增长:大陆,亲人啊(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