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供应链:高通MTK“抢食”传统路由
芯片供应链:高通MTK"抢食"传统路由
在路由器产业里,上游的芯片厂商就那么几家,强势的传统路由器厂商占据绝大多数份额,渠道成熟,市场饱和。新兴的智能路由无异虎口刨食。
路由芯片厂商
Broadcom、MarvelL、Atheros、MTK、Realtek是当前路由芯片的几大主流厂商,他们联合占据芯片供应中的绝大多数份额(这 5家依次简称为BCM、MVL、ATH、MTK、RTK)。在这5家中,BCM和MVL是T1(第一梯队)的厂商,对应T1(第一梯队)厂商的绝大部分芯 片会供货给T1的WiFi设备商——苹果、索尼、微软、思科和全球一线运营商。在这两家中,MVL的特点是产品优秀同时技术门槛也很高,厂家基于MVL的 二次开发也需要很高的要求。而BCM相对宽松,并且还有低端产品配合。
除了T1厂商之外,ATH、MTK和RTK(T2,第二梯队)的芯片针对的是消费路由市场,可以说在这三家出现以前路由器的门槛非常高,这三家真正带动了民用消费路由的发展。
传统路由器厂商间的利益纠葛
在T2的芯片厂商中,高通在2011年收购ATH,MTK同样在2011年收购Ralink(雷凌),两者的动机非常类似,都是为了增强移动端的WiFi能力。
另外在T2的路由制造商中,TP-link和水星占据全球40%左右的市场,国内60%-70%的出货量,而两家实际上归属同一家。差异在于TP、水星 主要做70%~80%ATH的方案,而且还做RTK、MTK方案。同时据传ATH有参股TP,于是TP成为ATH最主要的大客户,这种供应关系可以称之为 绑定。
另外一家做路由器的隐形公司是共进电子也就是我们以前比较熟悉的同维(T&W),他们一年也有几十亿的营业额,他们是 BCM的第一大客户同时也是RTK的第一大客户,共进目前给很多国际国内大客户在做OEM、ODM。例如:华为、中兴、D-LINK、国际国内运营商、国 际品牌客户。
RTK是台湾一家起步很早的IC制造商,大量的网卡、声卡上都可以看到他们的产品。RTK的主要客户是台系路由制造商,D-link和国内的共进电子、富士康。
最后只剩下收购Ralink的MTK了,MTK比较特殊,因为WiFi芯片并非是MTK的主营业务,MTK这些年也没有超级大客户的积累,所以它家的产品在供货上并没有太大限制。因而也可以看到几大新兴的路由都是在用MTK的方案。
ATH和RTK的这种供货关系导致外围的团队在芯片数量、芯片价格和研发支持上出现非常大的差异。
"智能路由"还是存量市场
上面说到TP和水星大致占到国内60-70%的出货。传统路由的分发非常成熟,无论在国内几线的地域都能买到TP几十块钱的路由;同时由于路由是个耐耗品而非易耗品(至少2-3年),所以国内的路由市场已经非常饱和。
在这种情况下,新兴智能路由如果只是做交互改进和其他互联网化的小变更的话,那么所谓"智能路由"只是在挖传统路由的墙角。这个时候反过来对芯片厂商来说,整个盘子就那么大,即我把货卖给A还是卖给B的问题,以传统厂商的出货量和人脉,这几乎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智能路由"的根本问题是怎样重新开辟一个增量市场,而不是试图取代传统路由。因为一面智能路由受上游供应链的牵制难以做大上量,而传统路由厂商一旦发力交互和扩展(这个门槛有多高?)这个市场会归属谁?
另外,路由器还有一个隐形的对手:运营商,运营商们如果开始全面用服务送路由,还有谁会买路由?
- 全球SPSR的市场在2017年将达到20.5忆美元的收入(03-20)
- 无线通信继续高歌猛进(04-21)
- 全球的SPSR市场将达到2012年底的154亿美元(07-18)
- 新式Wi-Fi路由器让你边上网边充电(06-11)
- WiFi充电:看上去很美,实际很浪费(05-17)
- Sun拟推64线程微处理器进军芯片市场(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