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调发布“麒麟”芯片:韬光养晦终结,海思趁机亮剑
一贯以来的策略却可以用"韬光养晦"来形容,甚少对外披露信息。
华为试图以此缓解来自外界包括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的顾虑和警惕。华为公司CEO任正非曾将此概括为"针尖式生存"。任正非在华为公司2013年年报的CEO致辞中表示,"我们只可能在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美国公司,如果扩展到火柴头或小木棒那么大,就绝不可能实现这种超越。"
海思堪称华为"针尖式生存"的样本之一。这一点其实在现实中已有应验。2012年3月,华为在巴塞罗那电信展上披露了四核芯片K3V2,并透露会将其用于自身的高端智能手机Ascend D。但后来,这款手机的上市时间比原定晚了好几个月。接近华为终端的人士透露,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产品消息的高调发布,作为同行的三星公司对这款四核产品有所忌惮,于是在手机屏幕供应上卡了一段时间。
经此事件,华为公司对有关海思的宣传更加谨慎。
中短期外销可能性小
"华为不把半导体作为一个business。"徐直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海思部分芯片外销只是顺便而为,华为不把半导体作为其业务领域,同时也不把海思定位为华为唯一的芯片供应商,"我们现在采取的是1+1或1+N策略",也就是说,华为的产品采用一颗海思的芯片,同时还要用一颗或更多颗业界其他供应商的芯片。
很显然,华为在尽量缓解外界的警惕,体现在手机终端业务上,不希望使用自身海思芯片的举动,会影响高通、联发科等在芯片上的供应。
"麒麟的发布,可以说是一个拐点信号。"上述接近海思的人士认为,这在海思的宣传策略上值得玩味,抛却"韬光养晦策略是否终结"的讨论,另一方面"也显示海思更自信了"。
老杳认为,以往,海思是由华为终端推着走,手机终端业务的应用场景为海思提供了试错的机会,而今后海思将成为华为终端业务的贡献性力量,是华为终端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的差异化支点。
对于外界关心的海思手机芯片会不会对外销售的问题,老杳的判断是,"海思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中短期内不会也不应该想对外推广的事情。"
"如果那样做,只能说明华为策略上出了问题。"老杳认为,由于不太可能外销,华为在中短期内还不会对高通、联发科的市场带来影响,"技术上突破是一回事,到市场上推广又是一回事,海思现在的重点不应该在外销"。
- 海思半导体选用概伦电子SPICE建模解决方案(03-03)
- 盘点: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上当之无愧的老大都有谁(01-09)
- 海思半导体采用Mentor的Veloce硬件仿真器(07-15)
- 海思半导体获ARM技术授权,用于创新的3G/4G基站 网络基础架构及移动计算应用(07-03)
- 海思半导体获得一系列ARM Mali图形处理器授权,推动下一代智能和互联设备发展(04-22)
- (评论)海思K3V2 :一颗“被高端”的SOC(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