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更快的高通
加速
高通并不是一个缺乏平台基因的公司。在2G时代,诺基亚和它的芯片提供商德州仪器有着现在看来非常奇怪的合作关系:芯片完全根据诺基亚的要求来设计,而且同类芯片只能在诺基亚手机上市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进入公开市场销售。摩托罗拉和飞思卡尔的合作也基本是这个思路。
高通当时主导的CDMA产业链则截然相反,它通过广泛的专利授权和直销的方式,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者。而在这个产业链上,高通只专注技术,通过技术来提高CDMA阵营的实力,并且降低产业链的整体成本。
但现在已经不单纯是成本的问题了,但凡是参考设计,都会随着合作伙伴的增多,因为方案和模具的通用性而不断地摊薄成本。高通需要考虑几乎所有的问题,而且覆盖产品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它只有让自己更快。"当年我们只做芯片时,可能需要测试的项目有几千个,但现在,这个数字是几万个甚至十几万个。"颜辰巍称。
一个简单的逻辑便是高通测试得越多,OEM厂商拿到的方案就越完美,产品周期自然会缩短。QRD平台上通过认证的硬件厂商已经有了300多家,软件厂商则更多。这种元器件的认证流程再加上参考设计成型之后的成品测试,是高通能够实现OEM厂商拿到参考设计之后的两个月内,产品上市的最重要的原因。
举个例子,在非QRD的产品上,电信运营商定制的功能很多都是由OEM厂商自己去做,这就很难在两个月内上市。而现在,高通不但把运营商定制的需求做在厂商的产品里,还会拿这些产品去做运营商的认证测试,这样一来,合作伙伴拿最终的成品就会很快地通过测试。
这意味着高通要更贴近它的客户,因为产品周期很短,它只有不断地去倾听客户的声音。整个QRD部门在这一年里,人数激增,很大一部分都安排在了客户那里。高通开始有意识地去增加和客户的互动,甚至是客户的客户,这在之前根本不可想像。
"以前压力不大的时候,我们有一套技术支持的系统,遇到需求和问题,我们可能会先研究这到底怎么回事,有了结果之后,再去决定这个事情是由研发系统来处理,还是派人去客户那边直接帮他解决。"颜辰巍称,"而现在的流程是,我们会不断地去看每一个客户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在项目接近量产的时候,有任何问题出现,两天之内负责支持的人就去了。"
有一次,某客户要求在产品里增加视频通话的功能,而因为这个功能使用范围很局限,高通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在拿到这个需求之后,内部便迅速地展开了研究。"是由第三方来做?还是我们自己做?如果我们自己做,是放在哪一个新发布的软件版本里面?诸如这样的问题很多,但我们还是很快地解决了。"类似这样的突发需求,颜辰巍已经碰到过很多次。
对于时间的追逐,其实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虽然QRD最重要的优势──"管脚兼容"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复制和粘贴"(高通曾经展示过在一块主板上,随意更换六种不同的芯片,都可以瞬间兼容)。而且这种升级的平滑性越来越被合作伙伴看重,如果每次都需要反复测试摄像头的基本功能,那么这个平台一定不会受欢迎。
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尤其是产品周期越短,相关的管理工作就越复杂。高通不仅仅要扮演2G时代那个技术提供者的角色,它还需要为整个生态系统制定一系列可持续的规则。
一些硬性的变化已经发生,比如上文提到的元器件认证。高通和中科创达合作的"认证实验室"正在让整个认证过程流程化,如百度这样量级的公司,也在拿到代码和样机后的两周内,便完成了百度云平台的移植工作。
而高通也尽量让客户的交付过程流程化,他们会有像"拍立调"这样的工具,OEM厂商可以利用它,对连接在电脑上的手机摄像头实时调校,根本不需要访问或修改高通的源代码,这大大提高了整个交付过程的效率。
但在一些技术无法完全覆盖的区域,高通还有不少盲点。翁伟民的担忧很多:"现在中小手机厂商面临巨大的商务难题,资金周转也很困难……"这些都是让颜辰巍头疼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做得差,他们都不会选择我们。"
可是高通还应该更坚决,至少让这些OEM厂商们不会认为这只是一时之兴。"以前有两套产品体系,一条是QRD,一条是芯片,而现在我们正在让两个团队尝试着去共同做出一套东西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动。"最近发布的MSM8X25Q和MSM8X26都是这种逻辑的产物。"QRD更重要的含义是把高通先进的技术带给中国大部分的手机厂商,这些技术才是最后消费者要的东西,他们可能根本不关注到底是QRD还是非QRD."颜辰巍称。
高通已经出现在了很多OEM厂商的产品清单上,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但这显然还没有满足高通的胃口。如今的这个时代,即便有一款绝顶完美的芯片,也不足以挽回差距。这是一个体系的战争,想必经历过"CDMA vs GSM大战"的高通比谁都清楚这件事吧!
- 智能手机2011年将占总体导航销量的半壁江山(03-11)
- 中国企业发起智能手机低价攻势 全球版图或变(03-23)
- 五大展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三大产业率先突破(04-18)
- 今年全球触控面板市场规模达到104亿美元(04-27)
- 智能手机热潮推高触摸屏芯片厂商业绩(04-22)
- 受智能手机需求支撑移动半导体收入上升1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