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行业用户分享英特尔架构关键业务平台应用体验

行业用户分享英特尔架构关键业务平台应用体验

时间:11-07 来源: 点击:

2011126日,中国北京--今天,旨在分享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E7产品家族应用成果的"2011年英特尔架构关键业务平台应用论坛"在北京举行。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关键业务计算部门总监Patrick Buddenbaum先生在论坛上表示:自今年4月该产品家族面世以来,其创纪录的性能以及优越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已获得了广泛的行业支持,并将各行业关键业务计算能力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来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民生银行*、亚信联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专家们则分享了基于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平台为现有实际关键业务应用提供强有力支撑,以及构建未来关键业务计算平台的展望。同时,戴尔*、华为*、IBM*、浪潮*、联想*、微软*、Novell*、等多家系统软硬件合作伙伴也莅临论坛,与各行业用户一同探讨了基于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平台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及其为不同领域企业级计算需求提供的全新商业价值。

严峻的全球IT应用需求与IT预算压力

目前,全球的IT产业面临着爆炸性的需求增长。根据权威调研机构IDC的预测,2015年将会有超过十亿的互联网用户i,并将有超过15亿的终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ii,互联网流量将超过100亿兆字节iii。面对这些增长,数据中心的安全、关键业务的不间断运行、存储、网络和功耗管理等技术的复杂度正不断提升,单一的计算环境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然而企业的IT预算能力却无法与之同步增长。大部分的IT投入只能支持维持现有的业务运转和增强现有的系统能力,这大大地减少了用户创新的能力iv。IT产业正面临这样一个巨大的突破临界点,降低服务器的运营成本及功耗成为了企业的当务之急。面对IT基础架构向虚拟化与云计算的演变,目前,任然有很多企业用户的数据与应用被困于传统的大型机及RISC架构小型机系统,不能轻易地获得云计算的优势。

实现关键业务计算普及化

应对这一趋势,服务器市场格局正在不断变化和演讲中,从专有架构到开放架构的过渡就是其主旋律。来自IDC的调研数据就显示:1996年时全球服务器市场营收的规模是630亿美金,其中RISC架构小型机占了78%,x86架构服务器只占了22%。而到2010年时,这个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x86架构服务器的占比提升到了63%,而RISC架构小型机的比例已缩减至29%v。由此可以看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将他们的应用系统、包括过去只选择以RISC架构小型机来支持的关键业务应用部署在x86架构的服务器上。

对此,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关键业务计算部门总监Patrick Buddenbaum先生表示:"目前, 英特尔正在为最广泛的关键业务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可用性以及OEM系统创新和服务差异化的计算需求提供最好的选择,随着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的制程工艺从原来的50微米发展到今天的32纳米,并在处理器微架构上实现了不断的突破与进取,其已获得了突破性的性能和能效表现,并兼备原来只有在昂贵和相对封闭的系统才具备的高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这使得IT机构此前一直被迫为关键业务应用部署昂贵的封闭式RISC架构系统的问题迎刃而解,而至强® 处理器、特别是它的最新产品--至强® 处理器E7产品家族也获得了英特尔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强劲的行业发展原动力的支持。"

最大化降低成本和全新的性能需求是促使企业考虑将应用系统迁移到x86架构平台的关键驱动力。Patrick Buddenbaum先生还指出:"在2002年,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服务器系统的总支出为190亿美元,而传统大型机及RISC架构小型机的总支出为300亿美元。2010年时,英特尔架构的系统总支出已增至35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器系统支出的66%v,这再一次验证了系统迁移的发展趋势。"

为客户创造更高应用价值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简称中国电信* 广州研究院)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三大研发中心之一,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公网技术支持、多媒体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通信防护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规划及下一代网络研究等。作为电信行业的代表,中国电信* 广州研究院/中国电信BOSS评测中心*主任李先绪先生在会上分享了中国电信*CRM系统数据库向英特尔架构服务器迁移的测试结果,"业务高峰期(月底月结)500条详单查询时间从原来的1分多钟缩短到5-10多秒,性能提升明显。基于全新的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E7的服务器平台,其卓越的性能可达到小型机水平,同时在成本、可维护性和功耗方面都具备较大优势。"

据介绍,中国电信* 省公司已将其系统应用和中间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