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嵌入历史:英特尔的帝国之路

嵌入历史:英特尔的帝国之路

时间:02-10 来源:与非网 苏公雨 点击:
冷、酷的"凌动"之芯

嵌入式草根王国的迅猛发展成就了一个新的领袖-ARM,它应天时 - 无线通信、便携式设备大发展;顺地利 – 低功耗的架构;倡人和 – 利用其IP授权的商业模式迅速构建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十年下来几乎将ARM变成了嵌入式系统的代名词,几乎将中国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微机原理课程改换了成了ARM的门厅,在横扫几乎所有的移动便携设备市场的同时,也垄断了未来工程师的人才供应链,让他们只知有ARM而不知有其它。

不能再等待了,在当今移动互联网铺遍全球的国际大环境下,三十年来一向被尊崇的CPU霸主英特尔亮凌动(Atom)之剑走进了和ARM的竞技场中。相对于ARM内核,英特尔的CPU被诟病的主要一点就是其高功耗,高功耗同时带来可靠性的降低,这是事实,但并不是全部。为了克服这个弱点,英特尔花多年重铸一剑,采用了新的结构,于去年底推出了低功耗、性能强大的凌动(Atom,民间名称叫"阿童木")系列。
在市场方面,英特尔一是借多年来积累下来的PC领域的资源优势切入刚刚蓬勃发展的Netbook市场,虽然英特尔在这个决策上处于两难的地步,但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好不得已而为之。与此同时英特尔又开始忽悠一个叫"MID"的概念,准备创建出一个介于Netbook和PDA之间的市场,坦率地讲我觉得这是个严重不靠谱的尴尬定位,用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方式去满足一部分人的短期无奈需求,相比起Apple在用户体验方面的创新,英特尔的市场能力真的是平庸之极。这两个据说2011年都会达到100亿芯片量的领域,一个将可能使英特尔自掘坟墓,另一个则可能是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不过这两个领域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话题,在此不再多表。

采用凌动构成的NetBook

第三个被英特尔认为2011年同样将达到100亿芯片规模的市场就是嵌入式设备。在本届的IIC上来自英特尔的嵌入式产品事业部中国区总监施养维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光辉的前景,并详细介绍了"凌动"在嵌入式设备市场的应用优势,附之于三个方面的应用 – 数字安全监控系统、汽车娱乐信息系统以及KTV播放机。简单地总结一下"凌动"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超低功耗:不久的将来凌动的功耗将达到1W以内,完全可以满足嵌入式系统对可靠性、稳定性方面的苛刻要求;
2. 高性能:采用EEMBC的比较方法,凌动的处理器具有超过对手1倍的性能优势;
3. 第一颗嵌入式片上系统(SoC)芯片,把外设接口集成在芯片之内,降低了系统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4. 最少7年的供货保证。

携这些优势,英特尔再次高调进入嵌入式世界,开始了PK草根的征程。

征途漫漫

我总感觉自己是极其幸运的:出生在这样一个年代,过去三十年的经历远远超过三十辈我的老祖宗们所有经历的总和 - 从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因此树了一个心愿 - 等哪一天我有钱、有时间了,就从孩提时代的收音机说起,讲讲我一路走来与半导体、电脑、互联网纠缠不清的故事 - 题外话。

几十年来英特尔一直是摩尔定律的坚定执行者,引领着整个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将遥遥不可及的空间拉近甚至任意折叠,信息社会里人人平等;信息社会里利益重新分配;信息社会里演绎这一个个新的传奇;信息社会将人们的需求主体推向了马斯洛的第三个层次 - 社交;信息社会里"应用"驱动着市场。在这个系统里,吃饱喝足的人们不再在乎小麦和大米的产量,更注重的是对其加工成的各种食品的色、香、味的感受。半导体日益被沦为支撑各种应用的配角而渐渐丧失了小麦和大米在解决人类的生理需求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 英特尔的CPU很快,但当它快到人们已不太在乎它的速度的时候,它的再作为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移动、便携、低功耗的需求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嵌入式帝国,在这个帝国里ARM称雄。英特尔要在这样一个市场里开疆拓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 性能 - 英特尔素来重"速度"而轻"功耗",当前者不再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而后者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的时候,市场的接受度就大打折扣了,只能找那些移动不起来的系统进行嵌入,跟那些已经分占各个山头的"草莽英雄们"打群架。Atom - 凌动虽然采用了低功耗架构设计,毕竟其功耗指数还是远高于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系统应用的ARM,我们期待下一颗更低功耗的凌动尽快出世,别忘了,ARM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2 成本 - 英特尔重"通用"而轻"专用",此处所说的通用是指英特尔的架构一般都是基于南桥、北桥,外配Chipset来支持各种接口的,"凌动"虽小,配上一系列的"伴侣"就太显臃肿了(见前篇中的框图),相较于内置了各种接口的SoC架构的ARM芯片,从系统层面上看其成本和功耗的劣势就十分突出了,难怪在市场上所有基于凌动的Netbook指标基本都是2个小时左右的使用时间,价格$199以上;而有厂商号称他们基于ARM9的Netbook能连续工作20个小时,售价¥500以内。要在成本上缩小同ARM的差距,我期待一颗真正的Soc凌动问世,它能把各种嵌入式系统中需要的接口都集成进去。

3 联盟 - 英特尔重"微软"而轻"宏软",多少年来英特尔同微软结成的"W英特尔"联盟为二者独霸PC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成也"微软"、败也" 微软"。正如前面所讲的,嵌入式系统中哪怕5毛钱的成本差别都会决定一个产品的存亡,人们需要绞尽脑汁将整个系统的硬件配置做到成本最低。见过一个组十几个工程师花费几个月的工作将整个系统的代码从512KB压缩到只有256KB吗?微软为嵌入式而定制的操作系统Windows CE代码有多大?更不要谈xp和Vista了。有人曾说微软的程序中有90%以上的是垃圾,我不知这是否属实,但微软的系统很大、很大是不争的事实,采用这样的软件配置做的嵌入式系统说穿了还是一个PC系统,只不过是把显示器和输入装置换一下而已。离开微软的英特尔还能找谁合作?Linux? 在嵌入式系统领域里面再度寻找一个微软一样的盟友已经不可能了,如何尽快地构建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系统是成败的关键。

4 人才 -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微机原理课程讲的是8086/8088, 现在的同学们还能找到英特尔的芯片来做微机原理的试验么?尽管英特尔在大学计划中也投入巨资强力支撑各高校的微机原理课程,可还是让芯片、实验板、教材、培训材料等一应俱全的ARM联盟给抢去了大半江山,高校毕业的学生有几个知道如何用英特尔的芯片设计一个系统?后继人才的流失是一个异常严重的问题。

5 模式 - 当今的产业已经到了由"应用"决定市场的年代,Apple通过提供满足人们对娱乐、时尚、游戏的需求方面的应用而驱动整个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为其服务;Google通过人们对"有用信息"的需求推动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乃至GPS定位服务的市场。器件乃至设备提供商必须要跟"服务提供商"(ISP) 一道定义满足社会群体真正需求的应用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并得到发展,对英特尔来讲也不例外。

我相信在当今的局势下,英特尔进军嵌入式市场的决心是巨大的,态度是极其认真的,行动也是非常敏捷的,我也衷心希望这个引领了半导体产业几十年的大哥能够一如既往地继续弄潮于当今信息时代的洪流中,虽然前面的路还很漫长,很艰险...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