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本土模拟芯片:替代策略后如何前行?

本土模拟芯片:替代策略后如何前行?

时间:06-25 来源:中国电子报 点击:
由于下游制造市场的拉动以及新应用和产品结构升级的驱动,中国模拟芯片|0">模拟芯片市场以超出全球模拟市场的增速增长。以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为例,赛迪顾问预测,2006年-201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8%。在国外品牌仍旧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绝大部分以替代策略起家的本土模拟芯片企业开始高调展示"中国力量"。本土模拟芯片已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信号处理链,在TD-SCDMA射频(RF)芯片和DisplayPort|0">DisplayPort接口芯片等数个领域,本土模拟芯片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依靠替代策略初战告捷的本土模拟芯片企业在未来将采用何种策略?在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时候如何解决模拟芯片制造工艺复杂以及人才短缺的难题?中外模拟芯片企业博弈的天平将倒向哪边?

从替代到自主发展

正如主要从事音频功放芯片生产的成都华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文昌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所言,"本土模拟芯片厂商普遍采用替代产品策略发展起来,短期内仍处于这个阶段"。想要一蹴而就摒弃替代策略并不现实,但是,永远采用替代策略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因此,自主发展、铸就品牌价值、技术领先和市场领先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当然要彻底改变现状,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加工、封装和测试厂商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系统厂商的参与以及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要走过采用替代产品策略这个阶段,使本土模拟芯片厂商更具有自主性,从根本上就是要解决方案问题,当然,方案中的芯片可以重新定义,下一步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从系统方案做起,与系统厂商强强联合。另外,要有中国自己的标准,这一步做起来很艰难,但从未来发展来看必须走这一步。"李文昌如此思考未来。

立足主业、全面发展是本土模拟芯片企业未来的方向之一。深圳市美芯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敬波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公司的策略是以电源管理芯片为切入点,立足高效节能的产品特色,定位于高端电源管理领域。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涉足高速和高精度的数模转换芯片、射频芯片及系统级芯片等几大领域。

射频芯片领域的佼佼者--锐迪科微电子公司市场总监樊大磊向《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采用市场导向、技术领先的发展策略,锐迪科目前很多产品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外最先进的水平。锐迪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将不断开发出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创新产品。

2005年,硅谷数模成功开发了中国国内第一款HDMI芯片,从而一举打破了国外芯片对该领域的垄断。对于企业的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可为博士这样认为:"很多公司找对了一个市场,但1年以后发现市场变成了别人的,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战线拉得很长。第一步走对了,第二步也要比别人走得快一些,第三步还要比别人快一些,这样才能一直领先。HDMI方面我们先走了一步,在别人也走出这一步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第二步也走了。硅谷数模并没有满足于做HDMI市场的跟跑者,我们还想做全球领跑者,推动DisplayPort接口市场的发展--这个更为巨大的市场将在2007年开始起飞。"

慎对工艺和人才难题

本土模拟芯片厂商在向高性能模拟芯片领域发展时将遇到生产工艺的难题,高端模拟芯片由于应用的需求,需要有更复杂、更先进的模拟(或混合信号)工艺来支撑,但国内基本不具备这样的生产技术。"模拟人才短缺问题不仅是国内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国外来说,也是存在的。因为模拟芯片不仅仅是设计出来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加工出来的(也就是工艺问题),所以模拟人才要具备器件设计、系统设计、电路设计、版图设计的能力,同时更要具备对工艺线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充分理解的能力,还要有具备测试和调试的能力。这样来看,模拟人才短缺就不足为奇了。"李文昌对本土模拟芯片企业在向高端发展过程中的工艺和人才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李文昌认为,解决工艺问题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与国外生产线建立合作,理解、消化国外工艺生产线的技术特点和大量的相关技术文件,跟踪其技术走向;二是与国内现有的生产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三是回避工艺难题,在设计上解决,采用创新的电路结构,同时结合先进的封装技术,可以解决一部分难题(如电感、高精度电阻等),但这样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难题。

借力发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深圳长运通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古道雄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我国台湾的晶园厂部分已经具备了国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应该加强与这些公司的合作。

对于人才问题,在加强自身培养的同时,合作也是出路。古道雄认为人才短缺是短时间内比较突出的问题,自身培养以及企业和高校之间合作将有助于缓解这个问题。汪敬波表示公司一方面引进国外的人才,另一方面注重自身人才的培养。硅谷数模市场专员梁倩向《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在硅谷数模内部建立了从前端到后端完整的设计体系,模拟部门拥有公司1/3的设计人员,除广泛的对外招聘之外也有一套自己的培养机制。李文昌认为公司要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对设计人员不仅仅进行设计本身的培养,器件理论、版图规划等都需要进行培训。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