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NB-IoT领域策略解析,专利才是重中之重?

NB-IoT领域策略解析,专利才是重中之重?

时间:08-06 来源:RFID世界网 点击:

是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企业资质的重要条件。尤其在物联网这个新兴领域,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企业仍有着许多机会去进行专利布局。对于NB-IoT领域而言,面临的专利竞争态势是怎样的?又有哪些应对策略?在近日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NB-IoT产业联盟高峰论坛》上,北京智晨和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合伙人张婧女士做了以《NB-IoT专利态势及因应简析》为主题的演讲,并详细分析了NB-IoT领域的专利竞争态势及应对策略。

张婧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整个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从由诺基亚、爱立信等欧洲企业完全主导的2G时代,到由高通等美国企业主导的3G时代,再到4G时代,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才渐渐占据部分主导地位。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中国企业在慢慢崛起,逐渐参与到产业的标准制定中去了,中国企业在整个产业竞争中经历了从跟随、到同行、再到逐渐主导的一个艰难演变。第二,从整个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可以看出,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决定了产业控制力及价值链分配的话语权。第三,技术创新、专利实力支撑标准制定及主导权的获取。"

  

对此,张婧列举了2个通信领域有名的标准之争案例。

  

案例一:LTE与WiMAX的4G标准之争

在4G标准制定的过程中,起初LTE和WiMAX都是并行推进的4G标准。但在发展的过程中,LTE已经逐渐占据了一个主导地位。相应跟随LTE标准的厂商以及标准的制定方也在这个产业链上获得了一个最大的利益化。

  

案例二:WIFI与WAPI的近距离通讯标准之争

WIFI与WAPI实质是一个应用类的标准。WIFI是国际厂商推行的一个标准。而WAPI则是我国西电捷通主导推行的标准。虽然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主导权上的企图明显,但最终仍被WIFI占据了主导地位。

  

张婧总结道:"以上两起标准之争案例说明,标准的制定更多的是要产业化,要得到产业的支持。只有产业应用足够丰富,有足够多的标准支撑者,才能在众多标准中胜出。而谁掌握了标准,谁基本上就掌握了该产业下一个十年利益的分配及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权。"

  

而目前,对于NB-IoT领域,标准仍处于一个博弈的阶段。在标准的确定及产业化的过程中,未来专利博弈会呈现怎样的状态?对于标准主导权的产业链中各类企业如何为专利博弈做好预警和应对措施呢?张婧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张婧称,NB-IoT领域产业环境及市场格局,从专利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以下几大特性:

  

通信标准互通:NB-IoT标准与其他标准兼容、共存,如WIFI、3G等。在WIFI、3G等标准中已经部署了大量的专利,甚至有一些物联网的专利也会衍生应用到NB-IoT领域;

  

多重应用场景:NB-IoT标准应用于各类应用场景,未来市场容量极大;

  

替代标准之争:存在着与之相近的标准及技术竞争,产业化道路面临挑战;

  

产业链企业迥异:全产业链中各类企业定位不同、面临的竞争呈多样化、复杂化。

  

"从芯片、到模组,再到终端、运营商,大家都在布局自己的一些专利,但是布局的专利在方向上是不太一样的。比如,对于芯片厂商来说,它会在一些基础的开发技术上进行专利布局保护,为的是能够在源头上掌握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而对于终端厂商来说,主要是为了排除市场竞争。所以,无论是从NB-IoT的多重应用场景特性来说,还是NB-IoT的市场份额,以及在后端应用上的竞争,NB-IoT跟现在的通信领域、智能终端领域未来在专利上是非常相似的。"张婧如是说。

  

张婧还表示,现在的行业新闻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智能终端的专利纠纷上,这说明未来在NB-IoT领域也将会是一个专利密集型的领域。用专业词汇来形容就是:专利丛林。张婧认为,在NB-IoT领域的专利丛林中,可能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竞争:

  

格局之争:替代性标准竞争衍生出来的专利竞争。

  

控制力之争:标准拥有者衍生出利用专利对下游市场进行控制的竞争。

  

市场之争:多应用场景下的特定细分市场的对手级市场及专利竞争。

  

专利私掠:以NPE为代表的企业利用专利对多应用场景下的厂家许可及诉讼。

  

据张婧介绍,高通在全球范围内签署了120多家专利许可协议,其中中国企业占据了80多家。如联想、酷派、海尔、TCL、海信、小米等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基本都在内。张婧表示,通过该案例,我们应该反思以下问题:

  

1、如何在产业架构下构建自己的专利体系,使得产业化与专利竞争得到相对良性的发展?

  

2、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如何米面专利谈判劣势及专利成本叠加后的不可控?

  

3、各类企业自身如何在产业化浪潮中建立自身的专利优势并实现市场自由度?

  

最后,张婧给出了针对NB-IoT领域这个专利丛林的因应之道。她表示,首先,企业应该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