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布局5G战略,NB-IoT/大数据/云化一个不能少

布局5G战略,NB-IoT/大数据/云化一个不能少

时间:08-01 来源:智慧产品圈 点击:

渐行渐近的5G要塑造一个新的生态,需要多维度的协同演进,NB-IoT、大数据、云化等成关键助力。

如同自然界多年演变形成的自适应生态系统一样,渐行渐近的5G要塑造一个新的生态,也要经历多维度的协同演进。

  

作为TD产业联盟主办的第七届LTE网络创新研讨会,近日召开的"面向5G的LTE网络创新研讨会(2016)"云集了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和测试机构与研究院所等代表,围绕5G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应用、5G相关网络架构、物联网应用与NB-IoT接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诚如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所言,4G网络发展解决了高速无线接入问题,一定程度上满足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要求,但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万物互联成5G新需求,4G LTE最终目标要与5G对接,实现5G提出的目标。

  

如何尽快取得技术突破?如何实现与5G对接?NB-IoT如何乘势而起?5G网络架构如何实现弹性和按需部署?而这些问题的破解之道,使得NB-IoT、大数据、云化成为关键助力。

  

NB-IoT部署全产业链推进

随着5G时代来临,某些5G技术已经具备了率先商用的能力,并可运用在4G网络当中,如物联网、车联网、4G+等技术。而低功耗广覆盖的物联网市场为移动通信带来新机遇。

  

据Analysys Mason等多家咨询机构预测,低功耗广覆盖网络连接数在移动M2M连接中的占比将从2014年的0.2%增长到2019年的29%,2022年将达到27亿。

  

为加快部署, NB-IoT和 eMTC等方案浮出水面,NB-IoT针对LPWA市场,设计全新的独立窄带系统,占用授权频谱资源,运营商可使用授权频段。而 eMTC增强型物联网技术针对1Mbps需求,基于LTE设计更低带宽系统,复用LTE频谱资源。

  

"从部署来看,NB-IoT可独立或在保护带和带内部署,总体来看更加轻型;eMTC有更强的兼容性,可在带内进行直接部署。

推动NB-IoT是产业界共识,今年年底之前我们会完成NB-IoT总体以及终端基站和核心网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与此同时eMTC也会列入国内行业标准制定计划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志勤对此解读道。

  

NB-IoT"升温"背后是运营商希望依附于覆盖广泛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基站和核心网络设备进行软件的升级来打造相对快速和低成本的网络,产业链相关各方也在加快部署NB-IoT。

  

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高级总监范斌称,目前联通在积极推动面向5G的4G关键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向物联网的NB-IoT技术,联通已在2015年于上海完成首个单点实验,希望在今年底完成8个城市NB-IoT业务验证,2017年初满足商用部署需求。

  

另一方面,联通积极推动LTE V2X行业的成熟,希望在2017年开始相关业务验证,并积极寻求与车企合作开展相关大规模产业推动和业务发展。

  

范斌进一步介绍,目前联通在5G方面已具备单点验证能力,其中包括NB-IoT端到端的实验。

  

中兴通讯无线方案总监丁光河表示,5G虽还处在标准化制作阶段,但现实是手机看奥运会赛事直播等高带宽需求已经显现,中兴通讯提出的Pre5G方案正在构建一座通往5G的 桥梁,涵盖MBB、物联网、云化三方面内容。

  

丁光河认为,物联网要考量复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他提到,从经济和安全性看,有多种接入技术的选择,选择合理的接入技术非常关键,而NB-IoT不仅能实现更好的覆盖更多的连接、更低的成本以及更低的功耗,更关键的是通过软件升级和少量设备改造就可快速广泛地开展物联网应用,可使运营商快速切入垂直行业应用,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兴作为NB-IoT标准主要推进者,已完成了NB-IoT测试。

  

"NB-IoT得到整个产业链的支持,垂直行业的应用也有很多典范,未来NB-IoT发展依托于技术和产业的成熟,以及物联网业务应用模式的拓展。"王志勤强调。

  

5G和大数据加速融合

在万物互联的网络需求之上,5G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体验、超大的连接数以及更加丰富的应用,而这离不开5G与大数据的融合。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客服中心总经理李宏庆表示,5G和大数据融合,将能做好精准的网络分析和定位,有助于改善用户使用体验以及多种场景的网络性能提升。

  

"5G和大数据的结合,会让网络质量评估和应用更加高效,使网络的任何一个问题点都是可视的、可分析的。

  

一方面,5G关键技术如大规模天线、高阶MIMO不仅提高频谱效率,也促进定位精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和通信大数据的融合促进定位精度的提高。5G大数据能够在用户发生业务时,精准地将问题和具体地点进行关联;结合VR技术,更是能知道该地的3D环境,因此难以定位的网络黑点会越来越少。"李宏庆讲到。

因而,5G和大数据不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