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有物联网/5G助力,台湾半导体的春燕不再迁徙

有物联网/5G助力,台湾半导体的春燕不再迁徙

时间:01-01 来源:eettaiwan 点击:

抢搭商机半导体业者显神通

MIC产业顾问兼主任洪春晖强调,由于个人电脑、3C产品这些以往半导体相当倚赖的成长动能趋缓,甚至衰退,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仅较2014年成长1.2%,产值达3,399亿美元。展望2016年,下游终端个人电脑产业、全球智慧型手机成长幅度趋缓,以及记忆体的供大于需等因素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有很高的机会呈现2.2%左右的下滑走势。

不过,台湾半导体产业则因晶圆代工产业具备先进制程的领先优势,而维持较高的成长动能,另外,记忆体产业也因制程转换,加速市场回稳,亦进一步促使台湾整体半导体产业恢复稳定,并与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率大致相同,约成长1%。

洪春晖表示,台湾晶圆代工业者透过发展先进制程,拉开领先距离,因此整体成长较为乐观;记忆体IC制造的跌势则在2015年趋缓,这是由于台湾相关业者在记忆体先进制程的转换较慢,2016年可望追上国际大厂脚步,进而使市场发展趋于稳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IC设计产业过于依赖中国大陆,亦受中国大陆整体景气下滑影响,业者需寻求新的市场优势,促使台湾晶片业者竞相发展物联网开发平台。洪春晖指出,包括联发科、瑞昱(Realtek)皆积极针对物联网应用开发解决方案,带动台湾半导体产业转型,并朝新兴市场如印度、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区布局,减少对3C产品的依赖,且开发中国大陆市场的新机会。

联发科副董事长暨总经理谢清江表示,2015年联发科在各方面都有新进展, 2016年除了改变既有管理阶层架构外,针对长程演进计画(LTE)、5G与物联网,也会有更进一步的布局。

联发科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朱尚祖进一步说明,联发科支援LTE Cat.6与双载波聚合的高阶系统单晶片平台"曦力"已获得许多国际智慧型手机大厂的采用。即使全球智慧型手机市场不如从前乐观,但联发科藉由新市场--美国地区--的开拓,并坚持"两多一少"--多核心、多媒体、功耗少--的晶片设计理念,提升使用者使用经验,以及维持三丛集运算(Tri-Cluster)晶片架构。再加上2016~2017年联发科也计画提升手机数据机(Modem)的规格,以满足高阶智慧型手机需求,进一步拉近与领先厂商的距离。藉由多管齐下的策略,未来联发科在4G市场将可望持续扩大市占率。

联发科在晶片自主架构,如Tri-Cluster也将持续与安谋国际(ARM)合作,透过利用ARM核心架构再优化的技术,充分发挥"差异化"。朱尚祖认为,发展自主或非自主架构不是关键,"晶片产品能否符合客户需求与使用者期待才是王道"。针对三星(Samsung)、苹果(Apple)、小米(Mi)、华为(Huawei)与联想(Lenovo)等智慧型手机制造商开始制造供给自家品牌手机所需的处理器,联发科亦不认为对其业务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朱尚祖表示,值此智慧型手机缓步成长之际,手机制造商除三星与苹果外,应不会再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处理器的研发,以免造成投资报酬率不佳,反而提升整体手机成本。

而在5G晶片的发展,谢清江强调,由于2018年试验性的5G行动网路即将运行;2020年东京奥运5G技术也将正式商转,可见全球朝5G技术演进已是明确的方向。联发科在2015年已针对5G技术标准进行讨论,预计将投入更多资金进行5G晶片研发。

在物联网市场的布局,联发科也透过投资和开发新的物联网平台及参与物联网标准联盟,期可抢占新商机。谢清江透露,在穿戴式装置、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汽车、无人机等物联网平台,联发科已皆有着墨。

联发科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陈冠州表示,该公司不仅积极发展智慧型手机平台,并透过在智慧型手机处理平台的研发基础,向外扩展至物联网领域。其中,联发科与索尼(Sony)、Google合作开发的Android智慧电视已上市,预计2016年会有更多经过大厂认证、内建联发科平台的智慧家居产品问世,未来1~2年,联发科也将不会在家庭安全监控领域缺席。

产业购并将成常态

2016年半导体产业界的购并依然将持续进行。洪春晖认为,由于市场已臻成熟,新兴物联网相关应用需进行跨领域的整合,导致近几年全球半导体与资讯电子产业整并风潮持久不衰。透过购并策略,藉以快速补强自身技术的不足,将可在横跨众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中,扩展自身产品线、提升产品整合度,进而提供最完整的解决方案。

而台湾与中国大陆半导体厂商亦在此波购并潮中,寻找最佳的"合作标的",以进行水平合并与垂直整合。包括日月光积极入主矽品;中国大陆紫光也积极向外扩张,不仅相中台湾封测厂、IC设计业者,更将目光放到ISSI、星科金朋、Omnivision等国际大厂上。

洪春晖提醒,中国大陆本土IC设计、晶圆代工、IC封测等产业链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补强记忆体制造领域的不足,曾想利用紫光此一官方色彩浓重的企业,试图购并美光(Micron),但却惨遭滑铁卢,针对矽品的收购亦是如此,预期未来可能会改以投资的方式进一步合作。紫光的"大动作"也吸引包括英特尔(Intel)、高通(Qualcomm)等国际厂商,与中国大陆本土业者进一步策略联盟。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