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电信业数十万劳工“转正”

电信业数十万劳工“转正”

时间:05-19 来源: 集微网 点击:

河南联通多个部门最近都接到了来自联通工会的通知,"要求各专业口推荐一批劳务派遣制员工,予以转正--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一位河南联通省公司人士如是告诉记者。

劳务派遣是一种区别于正式合同制的用工方式。在电信行业,劳务派遣员工主要分布在营业厅、一线装维、摆摊营销、呼叫中心等岗位。"在河南南阳市,劳务工的比例约为40%,都在摆摊卖卡,有几百人需要转正。"一位南阳联通员工向记者反映。

而在联通之前,中国移动已经于2014年底陆续在部分省启动大规模劳务工转正。"2015年上半年,福建省三明移动转正了300人,还有300人左右;三明市下的县级市永安市,转了32个,还剩40人没转。"一位三明区移动员工告诉记者:"剩下的人,年底前都要转。"

除福建之外,山东、湖南、重庆、广东等省份也均启动了转正工作,"前段时间,我一天要签20多份转正合同。"一南方移动人力部门人士回忆:"现在还剩不到一半,下半年的转正工作已经开始,劳务工直接与公司签署3年正式劳动合同。"

眼下,电信行业正在上演一场大规模的人力变动,数十万劳务派遣制员工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转正"。随之改变的,还有他们的薪酬、福利、保险等一应劳动保障条约。

然而,本应成为职业分水岭的"转正",对绝大多数劳务工而言并没有太多吸引力。劳务工转正之后,很可能还要面临降薪。

这种怪象背后,是运营商们深深的无奈。对运营商而言,庞大的组织、政策的限制与低下的效率,正成为横亘在其面前的巨大挑战。

"转正"潮来临

引发这场转正大潮的,是2013年7月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据悉,《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要求:2016年2月底前,劳务派遣用工占比要降到10%以下,在达到这一比例前,不得新增劳务工。

2012年底,中国移动正式工为18.2万人,而劳务工高达33.5万人,劳务工比例高达64.7%。经过一系列调整,2014年底,中国移动正式工为24.2万人,劳务工为23.8万人。劳务工比例接近49.5%,仍然远远超标。

"中国移动人力资源部在三年前就成立了一个‘劳务改革小组’,负责降低劳务工比例的相关工作。"一位中国移动集团内部高级专家李常(化名)告诉记者,"但是,目前仍然没有拿出完善的执行方案。只给了一个粗略的时间表:2013-2015年,三年分别将5%、10%-15%、60-70%的劳务工进行转正。"

2014年,中国移动劳务工转正数量约3.5万,2015年,中移动还需在全国转正接近20万名劳务工。

中国联通的压力要小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上市公司财报显示,2012年,中国联通拥有正式工21.9万人,劳务工7万人,劳务工比例达24%,同样超标。2014年,中国联通正式工达到22.9万人,劳务工降至5.3万人,劳务工占比18.7%。2015年,中国联通需转正约3万名劳务工。记者此前就劳务派遣问题联系中国联通,目前仍未得到答复。

同样的情况存在于中国电信。根据中国电信2013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电信集团正式员工数64万人,其中包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为数众多的三产公司。一位设备商人士告诉记者:"在业内,大家都称电信为‘百万大军’,劳务工、外包工应该有几十万。中国电信也有一大批劳务工需要转正。"2013年,中国电信集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劳务派遣和外包单位建会入会工作的通知》。不过,中国电信未公布具体的劳务派遣比例。

"运营商迫切需要让员工转正。"李常表示:"因为劳务工比例达标之前,运营商又不能新招劳务工,同时因为‘减员增效’的要求,也无法大规模招聘正式工。但是每年劳务派遣工的流失率都有15%左右,如果不能迅速补充人员,会出现人力紧缺。"

但事实上,本应成为职业分水岭的"转正",对绝大多数劳务工而言并没有太多吸引力。

长期以来,从事一线工作的劳务工待遇普遍低于正式员工。以中国移动为例,2007年,劳务工平均年薪酬约2.84万元,而正式工则为14.8万元。200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要求用工单位对劳务工、合同工实施同工同酬。三大运营商开始大幅提升劳务工薪酬。根据2014年财报计算,中国移动劳务工平均年薪酬达到11.9万,相比2007年增长了319%。相比之下,正式工薪酬数年来并未增长,仅为15.2万,与劳务工基本持平。在中国联通,劳务工平均薪酬仍较大程度落后于正式工。根据2014年财报计算,中国联通正式工2014年平均薪酬15.17万,而劳务工仅6.83万。

需要指出的是,劳务工薪酬虽然略低于正式工,但已经实现同工同酬--即同岗位正式工与劳务工的薪酬保持一致。

"相同岗位对比,劳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