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塔到“口袋”的移动基站革命
在移动通信走向大繁荣的今天,五彩缤纷的终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正在萌动的移动通信基站革命却给业界更大的期待。移动通信产业千方百计改善着移动信号的覆盖性能,从宏基站、分布式基站到 "大容量、少局所"无线接入架构C-RAN、"云"基站,再到lightRadio cube基站,乃至U盘大小的超小体积3G基站无不如此。在灯杆、电线杆或建筑物上安装更小天线,甚至干脆把手机基站装进口袋。这些缩小的基站,能为移动信号弱的区域改善手机信号质量,大大提高传输速度。
3G建设分布式基站担纲
在移动通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运营商越来越关注建网成本。在3G网络中,基站是数量最多、成本最高的设备。当前站址资源稀缺是建设3G网络的一个重大障碍,我国的3G建设还面临很多困难:网络制式多、融合组网难、2G网络的规模庞大还需要兼顾两者的协调、3G自身的平滑演进、顺应节能减排的绿色潮流、激烈竞争需要快速运营等问题。
分布式基站能大大节省运营商建网与运维成本,满足灵活、快速建网需求。现今的分布式基站从最初的主要考虑布线、组网方式发展到了综合考虑各项成本和网络性能的阶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运营商的要求。因此,华为的第4代基站、中兴的"超级基站"、阿尔卡特朗讯的多载波基站,都在全球运营商的新建网络中广泛应用。
移动分布式基站是指基站的数字基带处理部分和射频部分作为各自独立的模块分开放置,并通过光纤相连的一种基站模式。正是由于分布式基站有别于传统宏基站所有模块集中在同一机柜的特点,其在移动通信组网和建设中具有传统宏基站不具备的优势。
一是节省机房空间。分布式基站基带单元(BBU)和射频单元(RRU)分离,室内的BBU设备只负责基带信号处理,没有射频器件特别是功放模块,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易安装等特点。在目前移动通信网建站选址越来越困难的状况下,分布式基站0机房占用的特点相比于宏基站可达到节省机房空间、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加快网络建设速度的目的。
二是提高覆盖能力。传统宏基站的发射与接收都要使用馈线,馈线会给信号带来损耗,损耗的大小与馈线的的型号和长度有关。而BBU和RRU之间使用光纤连接,几乎没用有损耗,因此和宏基站相比,分布式基站具有更高的接收灵敏度和天线端发射功率的特点,以WCDMA为例,通过链路预算对比可知,在不同的环境下,相同发射功率的分布式基站相比宏基站覆盖增大20%~30%。
三是工程实施便利。和宏基站相比,本地拉远的分布式基站用光纤传输基带信号代替馈线传输射频信号。以三扇区站为例,从机房到天面,铺设3根光纤的工程难度远小于铺设7/8英寸的馈线。尤其是在当前,考虑到城市景观等因素,越来越多的站点需要进行隐蔽和伪装,在这方面,光纤较馈线的优势就更为显著。此外,移动分布式基站还被推广应用到2G及未来的LTE网络中,相应的应用模式则稍有差异:2G侧重基于MCPA的RRU应用;3G是BBU、RRU应用的典型系统;LTE侧重于演进的平台共享,有效保护段资。
当然,分布式基站也不是十全十美,还应在工程中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分布式基站在射频单元出现故障时的维修、更换不如传统基站方便;第二,跟RRU室外物理性能相关,功放在工艺制造上的瓶颈影响功放的效率,从而给室外单元的散热出了难题;第三,RRU和基站基带单元间传输中频信号的光纤需要满足空中接口同步的时延,需要连同业务中频带宽,无法使用已有的传输网络系统,大部分运营商只能以裸光纤重新敷设,造成不同建筑之间以光纤拉远实现分布式覆盖困难;第四,RRU供电方式可直接采用交流供电方式,甚至基带单元也支持交流供电,为保障可靠用电须配置UPS,在简便和可靠、初期投资和运维成本之间需要审慎权衡。第五,基站的Iub接口方式应尽可能支持ATM/IP多协议栈,为3G数据业务传输方式的演进做好准备。
"大容量、少局所"的 C-RAN更新潮
2004年2月ITU-T第13研究组会议经过激烈辩论,给出了NGN的基本定义:涉及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提供包括电信在内的各类业务、支持通用移动性、对用户可提供一致与泛在的服务等六点基本内涵,其具体实施采用"Focus Group"形式进行逐个热点推进。目前,已形成一股融合与转型大潮,即固定移动融合、两化深度融合、三网融合、四C融合、移动与互联网融合等融合大潮,这是未来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绿色创新及满足用户需求的历史必然。
在无线接入侧,基站完成了射频单元RRU和基带单元BBU分离后,接入网的灵活部署成为可能。RRU是室外密闭自然散热没备,通过CPRI(公共
- GPON移动基站回程应用市场广阔(05-29)
- 移动回传的融合之路(04-22)
- 紧跟C-RAN前进步伐,打造大唐移动独特技术方案(04-04)
- C-RAN新一代无线接入网架构(08-09)
-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助力无线接入网绿色演进(10-01)
- 核心网络演进趋势探讨(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