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移动回传的融合之路

移动回传的融合之路

时间:04-22 来源:3721RD 点击:

随着移动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普及,全球范围内无线网络的数据流量呈现爆发性的增长。预计到2013业务流量将是2008年的17倍,但同时数据业务ARPU值的成长不到2倍(Pyramid Research December 08),一段时期内ARPU值的主要贡献仍将来自于语音/短信等基础业务。另一方面移动数据流量中视频和网页浏览将是主要的增长点。LTE作为首选的第四代移动网络技术已被大部分主流运营商和厂商广泛接受,而近期的商用部署速度也超过了业界的预期,LTE高带宽全IP的组网方式也对承载网提出了新的要求。移动运营商们迫切地需要启用新的技术来迅速提升原有2G/3G网络的带宽和服务质量,并能够支持LTE网络应用,同时推出更多有吸引力的业务,在保证传统业务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平滑演进。

固定与移动的融合

对于综合业务运营商来说,在IP城域网上统一承载固定和移动业务,避免走"一种应用一张网络"重复投资的老路,不仅将大大降低投资和运维成本,而且有利于推动固定和移动业务的融合。新一代面向固定移动融合的多业务综合承载城域网将支持大客户VPN、IPTV、固定软交换、移动回程、IMS等业务以及传统的宽带互联网业务,从网络架构上通常可分成城域核心、多业务汇聚和综合接入三个层面。通过统一的IP/MPLS承载网实现移动回程网络的转型,运营商能够快速地并以相对低的成本实施固定移动的融合。

就移动基站回程来说,n×E1 TDM、n×E1 ATM/IMA、n×E1 MLPPP和以太网等各种上联接口的2G、3G、LTE基站,可以通过IP/MPLS多业务接入设备或者MSTP、DSL终端、PON终端等多种接入设备,利用各种传输介质城域汇聚核心网。

再进一步,运营商需要考虑能不能在现有的IP/MPLS城域网上部署,这种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最少的变动,最低的投入。问题是国内大多数城域网设计之初就定位于解决大众客户的或集团用户的接入,或流量非常有限的2G核心网流量。这种架构从根本上讲是不能够满足对服务质量敏感的3G语音和其他高等级数据业务(如IPTV,手机流媒体等)的需求的,这种情况在国外运营商中同样存在,大多数 运营商采取了分开建设的方式:原来的城域网保留,大众用户的HSI业务不动,同时新建一张城域IP承载网,我们可以把其称之为二平面或者精品平面。在新平面上,通过部署能提供精细化控制的边缘设备(如7750SR/7705SAR),满足承载关键业务的需求,这样,一方面运营商通过不同的城域网平面很好地避免了公众用户流量对关键业务的影响,同时在保障关键业务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充分利用新平面实现了固定与移动业务的融合。

移动回传的IP化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案,如IP/MPLS,PTN(MPLS-TP),Native IP等,通过各种技术的组合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方案。明确它们各自的特点,有助于运营商做出正确的选择。

上述几种实现方式,上海贝尔都能提供端到端的方案,但不难发现,比较而言,IP/MPLS技术更具优势,首先,MPLS提高了IP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使之达到电信级的传输性能;其次,MPLS提供了TDM、ATM、以太等多业务的承载和融合能力,使IP网络成为了理想的多业务传输平台。鉴于当前绝大部分城域网都是基于IP/MPLS技术的,因此运营商统一采用IP/MPLS实现移动回程和综合承载,确保了承载网络的一致性、互通性和可扩展能力,也是目前主流运营商普遍采用的组网方式。

多种接入方式的融合

移动回程网络解决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大幅度地降低每个比特的传输成本,以适应移动业务从话音为主向话音和数据并重,最后向数据业务为主发展的趋势。一般来说,2G基站的带宽需求为1~2个E1,3G基站的带宽为2~4个E1,引入HSPA、EVDO业务后,基站的带宽需求还要再提高一倍或以上。随着基站带宽和数据业务量增加,基站接口技术将逐步从E1向更高带宽、更低成本的以太迁移。

目前国内新建的3G基站已大量采用以太网接口上联,但是现网大量2/3G存量基站仍然在使用TDM/ATM E1接口,而由于现有传输网资源的限制不少新建3G基站仍然在部署E1接口,因此尽管以太网接口是未来基站的主流上联接口,但从绝对数量和分布区域来看传统TDM/ATM E1接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会占较大比例。因此要实现真正统一承载,移动回程网就必须要考虑解决多种基站上联接口统一接入、综合承载的问题。

多业务基站回程解决方案可基于IP/MPLS、ATM、以太等几种方式。ATM基站回程解决方案要求ATM汇聚接入网,不符合接入网向IP/Ethernet演进的趋势。以太基站回程解决方案目前大多只能解决以太接口和TDM接口,对于ATM接口的支持不够,这在当前仍存在着大量ATM 3G基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