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商业价值:黑莓的中国“积木”

商业价值:黑莓的中国“积木”

时间:11-12 来源:C114 点击:

谢国睿认为,黑莓的中国攻略就像"搭积木":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真正立起来。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iPhone与Android时,黑莓看起来并不着急,或许,这种热度的落差只是因为双方拓展的路线差异造成的。与前者立足消费级市场不同,黑莓一直以来都主打企业级市场,以至于当它向消费级市场延展时,也采取了一种低调甚至看起来相对保守的策略。

这种策略无从评判好坏。很大程度上,它与黑莓手机提供商--RIM公司的气质有关。作为一家源自加拿大的公司,RIM并没有美国公司那种天然外向奔放型的气场,显得更为内敛而精干。

从业务结构来看,黑莓手机也很难去采取快速更迭的消费策略,因为它在手机设计之外,更为强调安全性与可靠性,强调基于稳定的快速信息通信;从服务器端到通道再到手机终端,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却相对更为独立的基础系统。在此之上,则是针对各类企业与消费级市场的不同应用软件。这意味着在每一个区域市场,RIM都要先与当地运营商及其他本地环节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之后再去影响市场。

在中国,RIM中国区总裁谢国睿用一个形象的动词形容这种拓展方式,那就是"搭积木"。RIM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家"卖手机"的公司,这也正是为什么从2008年到今天,在中国正式推出的黑莓手机只有那么几款的原因。真正的黑莓手机的体验,需要移动网络中黑莓服务的支持,需要有针对性的应用支持。只有当每一块积木都搭起来,才能在中国拼出一颗完整的"黑莓"。

为黑莓注入"灵魂"

Q: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很多来自国外的数据都对黑莓不利,比如Android的成长性或iPhone的受欢迎程度。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A:这是一个融合的行业,也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在手机历史上总会有一些短期的趋势或潮流,但有时候它们不一定能证明长期的价值。如果你回顾黑莓的过去,从诞生至今不断有分析师说黑莓已经不行了,有什么新技术出来后黑莓会被淘汰了之类的,但你看之后的发展,黑莓的成长依然非常强劲。我认为有些分析师的报道会有一些信息扭曲。其实,在我们表现很好的欧洲、拉美、东南亚市场,他们并没有太多报道,不知何故。

市场上很多其他竞争对手不断进行营销、工艺突破、技术创新,这都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激发了RIM的创新。但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技术核心是如何更好地让信息交互。智能手机有3种东西永远是稀缺的,那就是带宽、数据处理能力、电池。我们只有做到这3方面的优势,才能真正在市场上掌握主动。

Q: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智能手机在普及,移动互联网接受度也在提高。这样的市场阶段,会有助于RIM公司从企业级向消费级市场拓展吗?

A:当然。你知道黑莓手机最初主要针对企业级用户,而企业里高管的口味是最挑剔的,他们的要求非常高。满足了这群用户的需求之后,实际上也就很大程度上满足甚至超过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在可靠性、可拓展性和安全性上有了品牌信任度之外,我们还发现,当这群企业级用户将他们的黑莓手机与家人和朋友进行分享时,会有很多人觉得它很酷,无形中在拓展消费级群体。

数据上也有证明。1999年黑莓推出针对企业级的产品和服务,直到2002年才开始提供针对个人消费者的解决方案。在2010年之前,个人消费者的成长曲线已经超越了企业消费者,目前增长比例为4:1,也就是每增加一个企业消费者,个人消费者已经增长了4个。

Q:在中国,RIM今年采取了很多举措,比如说设立旗舰店、推进运营商之外的销售渠道、引进应用和内容的合作伙伴等。与之前黑莓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拓展路线不同,RIM在中国几乎是同时往前扩展消费级群体和企业级用户。这是否是为了符合RIM当前的全球战略?

A:最开始从1999-2001年,RIM主要在北美市场发展,基本上只能算是一家本土公司。直到2001年,黑莓手机才开始在英国销售,然后又扩展到整个欧洲、南美洲和东南亚。在这些市场,黑莓的表现都非常不错。黑莓从2006年开始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谈判,而最终推出第一款产品是在2008年左右。在中国和印度市场未能拓展之前,我觉得RIM还不能算是一家真正国际化的公司,因此我们成为全球公司其实也就两年半左右的时间。现在在中国的发展正好赶上黑莓消费级市场发力的关口,同时,我们的用户年龄段越来越年轻,他们都将工作与生活看得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开始力图在企业和消费级层面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的举措已经在全球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现在使用我们BBM产品(Blackberry Messenger)进行社交活动的用户接近3000万,并以每个月100多万的数量上升。

Q:RIM在中国的框架已经越来越完整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