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业高层大换血,木林森/欧司朗等要打人才“仗”?
照明董事会收到包括董事长潘杰先生在内的11位董事及监事的辞职申请。半个月后,经董事会选举,何勇为董事长、法人,庄坚毅副董事长。2016年1月8日,公司财务总监尹建春请辞。
2016年1月26日,佛山照明董事会聘任刘醒明为总经理,魏彬、解庆、焦志刚、陈煜、胥小平为副总经理,林奕辉为董秘,汤琼兰为财务总监,黄玉芬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2016年8月10日,佛照再传高管"换血"消息,监事张勇、张学权请辞,改任行政职务。
2016年9月9日,董事刘韧正式辞职,并不在公司任职。佛照连续"紧锣密鼓"的高层"震荡",一度被业界视为佛照的"多事之秋"。
2016年9月12日,木林森提名孙清焕先生、郭念祖、易亚男、郑明波为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唐国庆、张红、陈国尧为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加上GE的"隐退",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GE事件的持续发酵,被迫让企业改变战略,其中就牵涉到人事的无奈变革。
2016年9月18日,年富力强的邵嘉平博士加入欧司朗,成为大中华区通用照明销售负责人。时隔一日,欧司朗又任命金融老将MichaelFlieger为美洲地区CFO(首席财务官)。
记者注意到,欧司朗"新人"邵嘉平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博士学位,一直热心致力于推动LED产业发展,拥有17年的LED行业经验。而就任美洲地区CFO的MichaelFlieger,今年42岁,在过去的14年间,Flieger在欧司朗担任多个领导职务,包括担任印度尼西亚的财务总监和业务总裁。最近在欧司朗的总部担任企业首席审计主管。
在外界看来,佛山照明、木林森、欧司朗三家行业代表,去年延伸到今年的人事"地震",是一面镜子。这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必然。是成熟的标杆企业实施资本战略、开辟更新"疆土"的大环境需要。是大品牌企业开展行业引领作用具备的社会使命。
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企业不得不面临的改革"阵痛"。人才"换血"也许会推动企业新一轮战略的全新起航,全面升级的改革之路,是否会因为人才机制的进与出而铺就,业界将拭目以待。
"减肥"良方:家族模式结构逐渐被"边缘化"
记者注意到另外一条消息:艾比森光电5月7日公告称,丁彦辉辞去其兼任的总经理职务,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同时,丁彦辉提名推荐董事李海涛为新任总经理候选人。
丁总请辞总经理职务,开始了董事长、总经理由一肩挑向独立分流的转换。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纯碎的家族式管理,将逐渐被"边缘化"。
董事长和总经理是现代公司中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有利于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从而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的程度,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能分开就有了优势。可以避免权力集中于一人,规避"一言堂"给企业决策的片面性,让企业戴上沉重的"枷锁"。
从金达照明前段时间发布的股权调整消息得知,金达力图通过资本变革,逐渐实现创始人+职业经理人的转型之路。种种迹象表明,过去盛行的纯家族管理型的模式,随着新形势的"压迫",将逐渐"隐退江湖"。夫妻公司、父子公司、兄弟公司、连襟公司……会随着改革的推进,"皇亲国戚"不再"堆积"在企业的高级决策层面,这是企业"减肥"、减负过程带来的必然结果。
家族模式的隐退,带来最直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重要岗位的"纳新",让思维和资本紧紧联系在一起。"朽木不可雕"的顽疾有望得到诊治。笔者预言,在未来五年内,纯粹的家族企业将彻底"消失"。至于最终结局如何,就目前灯饰照明行业的分流态势,尚是"雾里看花",随着迷雾的散去,经过又一轮的全新整合,去"家族化"的未来一定指日可待。
总结:人事变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进与出的辩证关系,是时代进步、历史变迁的产物。本文引用了部分友媒的资讯,在此一并致谢。文中纯属笔者个人观点,对行业发展不产生任何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本报会持续关注行业人事动态,继续做好跟踪报道。
专栏作者招募
你也许是工程师甲,每天默默画电路板、写代码;
你也许是高校老师乙,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你也许是项目经理丙,每天为得到客户认可而赶工、奔忙;
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只要你是电子领域的从业者,就一定有对这一行业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炼成资深行业观察家,如何小庆老师那样真知灼见;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业趋势,如飞翔的鸭子侃侃而谈;
可能你精通某一项技术,如加菲那样精讲技术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发现身边的工程师故事,如骆驼般娓娓道来。
- “无驱动”如何驱动LED行业?(04-17)
- LED严寒来袭 掀起倒闭风潮(06-13)
- LED火爆的背后,产业市场冰火两重天(01-03)
- LED行业横向并购密集 竞争由增量式变存量式(08-17)
- 独家揭秘:LED出口认证为啥这么难(11-25)
- 东莞惊现照明基金军团,金达的10亿够不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