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我国电磁测量与仪器仪表专家唐统一先生
我国电磁测量与仪器仪表专家、教育家,民主同盟优秀盟员,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唐统一先生,因病于2013年9月5日23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唐统一先生祖籍广东中山,1917年7月15日生于北京。1941年,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43年,他赴英国电机制造厂实习,同时注册英国伦敦大学,经考试获该校电机系荣誉学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他历任清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并且曾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56-1978年)、清华大学精密仪表室主任。1987年,他按国家正厅级干部待遇离休。之后,他仍一直关心电机系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一直关注我国电磁测量仪器仪表和电磁计量学界的发展。
唐统一先生一生胸怀坦荡,热爱祖国,品格高尚。留英期间,每当他回忆起中学时曾学过的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内心就产生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他出国前,冯玉祥将军曾手书岳飞的《满江红》一阕相勉,这更激发他对祖国的报效之心。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海路开通,他认为应回报祖国,便立即束装回国。为此,对别人的不解他回答道:出国学习是国民血汗所供养,国事日衰则更需贡献所学。
在教学方面,唐统一先生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多门课程。授课中,他既注重系统性,又常将新知识尽早介绍给学生;并总是精心挑选一些典型例子做引导,使得学生体会到电磁场、电路、电磁测量等电工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唐统一教授是我国建立学位制度后国家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始终精心指导研究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及对学术规范的恪守。对于自己的或参与指导的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他都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并从关注前沿、夯实基础上引导、激励研究生。不论哪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写出的论文初稿拿给他审阅,他都欣然接受,并逐字逐句地批阅;针对文稿中存在的问题,他总是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它们按不同性质标注出来、写出具体修改意见,并把作者找来,面对面地逐条解释为什么要改,应该如何改。
在科研方面,他潜心钻研电磁测量和电磁计量理论和方法,取得了不少有影响的创新性成果。20世纪60年代,他积极参与我国第一台200Hz交流网络分析仪的研制,攻克了铁磁线圈电感的测量和补偿难题,测量准确度等指标达到了领先水平,为科研急需网络分析仪的研制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期,他参与国家计量科技十年规划制定中,积极倡导我国应及时确立以计算电容替代计算电感作为电学计量基准。他的建议得到国家计量权威部门的高度重视,立即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启动了研制计算电容重点项目。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努力下,我国很快自行研制出不确定度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电容。随后,他又敏锐地意识到感应分压器在电学标准量传递中的重要作用,立即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同时安排研究生启动对感应分压器的理论研究,自行研制出单级和多级感应分压器及其校验设备,并提出了补偿误差的新方法,使感应分压器测量准确度进一步提高,成为当时我国电学量交流比例技术和装置实现的重要阶段性成果。20世纪80年代初,他注意到电网谐波污染可能对我国工业发展带来危害,及时与其他专家发出呼吁,希望国家加强对电网谐波问题的研究,及早对电网谐波危害予以足够重视,并着手采取有效抑制对策。随后,他亲自率领科研组并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习借鉴国外有关文献,并对多家大型工业企业供电系统谐波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给出了谐波条件下无功和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等的新定义,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提出了可更准确测量电网谐波的准同步采样新理论、新方法,研制出了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的几种电网谐波测量、电能质量监控的新仪器;为了实现对谐波的高准确度计量,他指导博士生进一步提出了非整周期采样的理论和方法,进而建立了国家工频功率谐波基准。
年近90岁高龄时,唐先生仍对我国交流电阻标准研究十分关心,鼓励课题组研究人员突破已有结论,构建更为精准的电路模型。课题组按照他的建议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建模,得到更为准确结果之同时,也发现了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多年的理论计算结果存在缺陷。
唐先生撰写出版的专著和教材有:《电磁测量与仪表丛书(共16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1993,主编),《近代电磁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1992,合著),《电磁测量》(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合著)等;另有电桥理论与计算、电力系统谐波、电工基础理论等译著(含合译)多部。他作为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