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比尔盖茨看好清洁技术,已下45注

比尔盖茨看好清洁技术,已下45注

时间:06-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

根据6月25日英国媒体报道,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在未来五年内,计划投20亿美元在具有变革性的清洁技术领域,以此来提高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记者获悉,此次盖茨的投资额将是其上一轮投资额的2倍。盖茨从2009年起,就开始关注清洁技术,并已投资大约10亿美元,以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清洁技术。

"在清洁技术领域,盖茨的再次出手,将是一个全球的标志性事件。在全球清技术投资还未走出寒冬的大背景下,盖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对清洁技术投资的信心和热情。"启明创投合伙人张勇对记者分析。

"盖茨的投资让人感到激动。"金沙江创投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伍申俊对记者分析,"我预计盖茨投资清洁技术有三部曲,继前面两部曲之后,还会有第三部曲,他未来可能会投资核聚变等清洁技术。"

已投资45家清洁技术公司

盖茨有近800亿美元的净资产,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记者获悉,盖茨在从微软卸任后不久,在2009年已成立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基金,这是全球最大的清洁技术投资基金之一。该基金募资已超过10亿美元。

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已投资约10亿美元在几十个处在早期阶段的公司,涉及电池储能、下一代核能和自由空气的碳捕获(free air carbon capture)技术,希望这些公司能开发一些突破瓶颈的技术。

他进一步解释,已经直接投了大约15家公司,并通过风险投资基金Khosla Ventures and Kleiner Perkins间接地投了另外30家公司。

"在未来的五年里,我的投资额会增加一倍。"他表示,尽管联合国、各国政府和环保团体已经提高了气候变化的意识,并在采取措施应对它,但是目前的减碳技术经济成本仍然非常高,只有技术创新才可能让这一切有所改观。

盖茨指出,各国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方式,应该从补贴的角度转换到支持基础研究上。

资料显示,目前,政府每年用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总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但是用在研发上的总额只有60亿美元。为此,他表示,"我们应该使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经费再提高一两倍。"

在政府支持不足的情况下,许多能源供应商并没有足够的意愿去承担新技术开发的风险。

"这一点和制药行业很相似。他们本来可以在一个固定的投标成本下去提供能源(投资新科技会提升公司的成本),而且他们通过催生一个新科技来获得回报的空间过于有限。因此,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工作所需要的数百亿美元经费应该由政府来承担。政府的投资规模应该达到现在的三倍才能够确立一种能够被广泛利用的,并且可靠的零碳排放能源。"盖茨分析。

盖茨认为,"正是因为在这个领域中有太多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政府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应该像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计划那样地慷慨。"

看好哪些细分领域

他认为,在2030年之前,目前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距离满足能源的预期增长还有很大差距。他以太阳能为例:"太阳能只能在白天,只有在光照多的地方发挥最好。但是电网并不完美,因为缺乏储能的环节。"

盖茨分析,"目前的电池技术还不能够使我们的能源消费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使我们能够在一天之内或者更长都时间内,尤其是多云、没有风或太阳的情况下,可以用电池进行储能。"

在所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中,盖茨认为最有前景的是核循环(nuclear recycling)技术,他个人也在这个领域中投入了数亿美元。他最大的一笔合同,是与总部在美国的Terrapower签订的。

"核科技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成本、安全性、扩散性、废物处理核燃料储存这几个方面,因此任何新技术都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所回应。"盖茨解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TerraPower的反应堆将不再像传统反应堆那样使用浓缩铀,而是使用衰变了的铀。衰变了的铀现在作为一种原材料在市场上很容易取得,而这些叫做"行波反应堆"的反应炉可能是未来人类解决核废料的途径之一。这个反应堆会需要少量的浓缩铀来启动,但是随后它就可以在核废料中自行循环反应。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反应堆可以在不重新添加燃料的情况下反应数十年。这将使它成为一个比现存的反应堆更便宜、更安全的替代选项。

在核循环技术之外,盖茨还看好光化学储能和高空风能技术。盖茨所说的光化学技术,指的是加州理工学院Nate Lewis教授研发的一种基于树叶化学反应的人工光合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可以开发一类装置,以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产生氢燃料。

"这还需要开展深入的工作以使得光化学技术达到一个可靠可行的程度,因为这项技术可以制造液态碳氢化合物,它是目前少有的能够达到规模能量存储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