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太阳能市场全球解冻,中国引领市场发展

太阳能市场全球解冻,中国引领市场发展

时间:04-08 来源:中国能源报 点击:

近几年,太阳能市场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逐渐从各类能源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在日本,弃核给了日本太阳能市场绝佳的发展机遇,日本也没有浪费这个机会,迅速成为了全球最活跃的太阳能市场之一。

日本市场表现抢眼

日本可再生能源基金会(JREF)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太阳能在日本有望实现盈利,而不再需要依靠政府补贴来扶持。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明显,这也成为太阳能产业能够独领风骚的主要原因。

日本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太阳能电池板市场,同时还有大量太阳能发电站正在建造中,其中包括在Kato的水上太阳能发电站,以及投资110亿美元、位于Okayama的发电站两个大型太阳能项目。这两个项目均位于大阪西部。

JREF执行总裁Tomas Kaberger表示:"日本太阳能产业已经到了成熟的时期,从今往后将取代进口化石燃料的地位。那些试图保护化石燃料发电厂和核电站的电力公司,只不过是在延缓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脚步,但这个市场的蓬勃发展已势不可挡。"

明年3月之前日本将有规模达到2.4吉瓦的石油发电厂退役,这些成本高昂、污染严重的发电厂将被可替代能源发电所取代,而核电则因日本民众的强烈反对导致重启之路遥遥无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之后,日本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已经超过25吉瓦,其中80%来自太阳能发电。

一旦日本达到太阳能发电成本收益平衡,那么日本就将成为G7国家中最后一个实现太阳能发电盈利的国家,同时也是G20国家中第14个让太阳能技术能够商业化的国家。

分析指出,太阳能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太阳能电池板价格的大幅下跌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注意力转向太阳能发电,风头甚至盖过了前几年大热的页岩油气产业。

伍德麦肯兹表示,正如页岩革命改变油气产业格局一样,分布式和公共事业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也在改变电力市场,且它的影响力是其他能源无法比拟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也表示,太阳能市场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2010年至204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20倍。

市场焕然一新

投资者同样对这个市场青睐有加。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太阳能指数今年将上涨40%,完全摆脱了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阴霾。相较煤炭、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等仍被低迷笼罩的产业,太阳能产业可谓焕然一新,自然能够再次吸引到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德国Fraunhofer协会的报告指出,太阳能电池板价格的大幅下跌中国功不可没。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大规模生产,是太阳能制造业成本在过去十年下跌超过80%的主要推动力。

另外有数据显示,日本住宅太阳能发电成本自2010年来下跌过半,已经低于每千瓦时30日元(0.45美元),和住宅平均电价相当。伍德麦肯兹预计,太阳能发电成本未来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特别是技术的不断革新让效率正在逐渐接近理论数值。

其实不仅是这些新兴市场,太阳能在北美和欧洲等老牌能源市场早已根深蒂固。但亚洲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些市场的潜力。为了限制排放,中国正在寻求用其他能源替代煤炭,这同样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2014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26.52吉瓦,还不足总发电规模1360吉瓦的2%,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中国政府今年也制定了17.8吉瓦的新增太阳能发电目标,一季度已经完成5吉瓦的新增太阳能发电规模。到2020年中国计划让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100吉瓦。

中国引领市场发展

IHS近日发布最新太阳能光伏预测报告称,全球太阳能需求今年将继续增长。报告称,今年全球太阳能需求将比2014年增加30%,达到57吉瓦,是太阳能产业7年前需求的10倍。

IHS高级研究主管Ash Sharma表示,中国将连续第三年领跑全球太阳能市场。中国今年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终端市场,还将成为全球需求的最大推动力。其他几个全球主要太阳能市场分别为日本、美国、英国和印度。

"毫无疑问,中国将是今年全球太阳能需求增长的最大驱动者,但产业的供需平衡风险也较高。"Sharma说,"如果中国今年达成17吉瓦以上的新增太阳能发电目标,那么将给太阳能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利润增长。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有很大几率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报告还预计,光伏逆变器市场将有望重新实现增长。IHS高级光伏分析师Cormac Gilligan表示,光伏逆变器收入到2018年将有望增长超过10%,从2014年的66亿美元增长至75亿美元。全球逆变器船运量到2018年也将达到70吉瓦,主要原因是受到中国、日本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需求推动。

逆变器又称电源调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