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革命的“大事儿”:“60秒铝电池充电”成果属于谁?
时间:03-13
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
但在附上的作者介绍中,《Nature》写明Meng-Chang Lin、Ming Gong、Bingan Lu 和Yingpeng Wu这四位作者贡献相当(equally),并列第一作者,且这四人都属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之后也提及Bingan Lu(鲁兵安)的另一单位是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随后,《Nature》对该团队每位作者的具体贡献作了介绍。其中,项目构思(idea)来自Meng-Chang Lin和戴宏杰,而文章的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也为戴宏杰。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教授王晓光告诉早报记者,有多名作者的论文,其具体贡献要以期刊说明为准。"一般情况下通讯作者贡献大,通讯作者是项目负责人,一般也是项目方案提出人。而第一作者是具体实施人和撰写人。"
同时记者发现,在斯坦福校报的报道中,戴宏杰为团队成果进行了介绍。文末还说明这一研究团队的支持源于美国能源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所、斯坦福大学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组、斯坦福大学能源研究所和"台湾教育部",但并未提及湖南大学。
也就是说,湖南大学副教授鲁兵安对新铝电池确有贡献,但整个研究团队的领导者还是戴宏杰。虽然2007年6月,戴宏杰受聘为湖南大学客座教授,但若说"湖南大学成功研发快充电池",依然存有不妥。
- 锂电池已到末路,铝电池来接班?(03-17)
- 电动汽车:铝电池真是未来?锂电池如何是好?(03-17)
- 斯坦福大学成功研制出碳纳米管IC(11-23)
- 飞兆半导体电池充电器荣获《今日电子》杂志十大DC-DC功率产品大奖(09-20)
- 街头投币式快速充电设备风行(05-24)
- 新型锂电池充电速度提高120倍(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