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业凑光棍节的热闹,小心别砸了牌子
便宜的LED到韩国,价格便宜到在与其在韩国生产LED,不如买中国大陆生产的LED的组成灯具更有成本优势,因此包括所以韩国主要的LED厂如三星、乐金、首尔半导体的营运都出现赤字,经营的很辛苦。
为什么韩厂得不到利润呢,据了解主因是韩国从2002年才开始研发LED,专利基础不足,所以只能用价格竞争,而中国大陆LED厂商设备投资有国家补助,厂商只有生产成本,如此产品售价成本当然低,不止韩厂,接下来台湾地区与日本厂商都得注意,而日亚化从2000年投入大笔研究经费开发,累积相当多专利,才能与中国大陆业者对抗。
芥川胜行指出,过去几年台湾地区LED厂虽然透过合并,增加规模、市场占有率,并且加强竞争力,然而台湾地区有不少技术与制造能力流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一旦累积充足技术能力,就进军海外市场。看起来,不仅国内厂商因专利头疼,国际市场因中国市场的充足货源,之后对我国LED专利竞争的压力会更大。
那么怎么做才会真的不打脸呢?
如何逼哭竞争对手?
世界在变化,科技在发展,照明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火--火把--油灯--白炽灯--节能灯,到现在的智能LED灯具,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也蕴藏着人类的智慧。但是,我们也看到,在LED行业有些企业存在一些不"光明"的行为,直接窃取别人的研发成果,进行仿冒,这不仅侵犯了研发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损害了消费的利益。一款产品、一项技术、一种设计的拷贝和无创新延伸,只会加剧LED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现状,并且不利于企业自身的改革发展。
我国照明行业长期处于国际品牌独大的竞争现状,飞利浦、欧司朗、GE等国际巨头依托高端的国际品牌形象几乎覆盖了照明的全品类线,国内只有雷士、欧普、勤上光电等几家企业分别代表工程及商业照明、户外照明与之抗衡。当前,国内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品牌严重缺失,而品类整合、公众品牌塑造将成为国内品类领军企业行业品牌打造的必然之路,品类品牌破局依然困惑。
据不完全统计,仅深圳地区就有LED生产商共计三千余家,每年产能达到25亿支左右。与此同时,传统IT企业,家电企业,乃至小米、360、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跨界切入LED智能照明,在如此乐观的市场行情下,由于竞争过度,业内企业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在市场购买力一定的情况下,哪类照明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从市场份额来说,被飞利浦抄袭的动盈化工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作为一家从传统化学材料进入LED照明行业的企业,其旗下的各个LED产品系列并没有超越业内首屈一指的巨头,但单其细分领域的竞争实力已经为诸如飞利浦的巨头所关注、模仿和抄袭,足以看出这家企业的不可忽视的发展后劲。
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动盈化工这么拼背后的原因,那就是无论暂时利益归于何处,从长远发展来看,行业先锋的位置只属于孜孜以求进行创新,真正具备高品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双十一,想赢取市场?敢拼吗?
我们如能保证专利方面不会出现问题,那么既然保证了后院不会失火,我们是否就能大胆的往前走了呢?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双十一",欧普照明、奥朵、洲明翰源等照明品牌的产品销售额均突破千万大关,其中,欧普照明更以天猫官方旗舰店单店销量5700万元傲居榜首,名列建材类目第一名。其中单就一款欧普LED卧室吸顶灯就卖了400多万元。而今年在淘宝商城新成立的洲明翰源品牌,在"双十一"开始一小时内产品销售额突破300万元,截止24时,产品总成交笔数已经突破了2万笔,销售额高达2142万元。另据悉,销售额突破千万元的除了欧普、奥朵、洲明翰源,还有雷士、飞利浦、华艺灯饰等品牌。通过这些暑假,可见"双十一"的背后,将是LED照明行业电商之路的火爆。
但是,这条让LED大步向前的电商之路好走吗?老话说,我们不能只看到贼吃肉,却无视贼挨打!
无论是品牌大咖还是新兴品牌,进军电商领域的照明灯饰品牌数量越来越多,照明灯饰行业的电商市场潜力和发展速度也是出乎意料的。来自天猫平台的数据显示,灯具灯饰品类的销量总体上升趋势明显:2011年3月份,灯具灯饰类产品销售额为5000万元;2011年"双十一",灯具灯饰总销售额突破2亿元;2012年"双十一",灯具灯饰品类的销售额就已达到6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照明类产品占比约为90%,家居照明表现尤为突出;2013年"双十一"这一天,天猫平台在售的LED产品达到了52290种,京东商城LED商品数为21616种,其中热销的LED产品品类包括LED吸顶灯、LED台灯等家居
- 澳洋顺昌拟进军LED领域(02-22)
- 索尼成功开发出全高清专业级OLED屏幕(02-18)
- 新强光电开发出英寸外延片级LEDs封装技术(02-22)
- 国策扶持达进LED路灯(02-24)
- 2011加速LED照明市场渗透(02-24)
- LED企业面临资格淘汰赛(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