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太阳能电池:让“阳光”主宰未来生活

太阳能电池:让“阳光”主宰未来生活

时间:10-16 来源:互联网 点击:

面对矿物能源的日益紧缺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光伏发电是解决能源缺乏和环境污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科学家的努力正告诉人们,阳光正在成为人类未来生活的能量来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制约太阳能电池走向市场的主要瓶颈是其过高的价格,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发展新工艺、新技术,降低传统硅基太阳电池的成本,二是开发新型太阳电池。

低价的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将成为解决光伏科技发展和太阳能电力运用的突破口之一。我国"十五"期间由中科院物理所联合中科院化学所、复旦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固态纳米晶染料太阳能电池"的成功研发,使我国在该领域迅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纳晶太阳能电池的创始人M.Gratzel先生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先后两次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并进行学术交流。M.Gratzel教授称这一研究团队是他的"竞争对手",同时希望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加快纳晶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走向市场的步伐。

各国逐鹿"太阳"

瑞士洛桑高等理工学院M.Gratzel教授首先发明了二氧化钛纳晶薄膜染料敏化液体电解质太阳电池,并在1991年一举突破了7%%的光电转换效率。立即得到了国际上广泛地关注,至今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其廉价的生产成本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技术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欧、美、澳、日等众多科学家与企业投入很大力量进行研究和开发。

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一直把发展光伏电池放在可再生能源的首位,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的投资逐年增加。在示范应用方面,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发布了规模为吉瓦(GW)级的"百万光伏屋顶计划"。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1998年以后光伏组件的生产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截至2004年底,全球光伏电池的生产总量超过1000万kW。光伏技术与产业的腾飞,将逐步改变现有能源组成结构。美国计划到2020年光伏发电要占到全美届时发电装机增量的15%%左右,累计安装量达到3600万kW。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光伏产业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02年光伏电池实际生产能力仅有6MW,而2004年底国内光伏电池装机容量达6.5万kW。根据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200万kW。光伏发电主要用于家庭、交通、通讯等小型用电领域。从长远来看,若并入电网或其他领域,市场容量更为可观。在我国,解决无电地区人民的生活用电,光伏电池的发电量需要5GW,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无论从生产技术、规模还是生产设备、材料等方面均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目前,光伏电池仍然以单晶硅和非晶硅为主,产量最多的国家有日本、美国和欧洲。现世界每年约有100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仅美国每年约需300亿美元的光电池产品,因此,全世界光伏电池的产量仅为市场容量的1%。产需巨大缺口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硅基光伏电池昂贵的生产成本,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低价的新型薄膜太阳电池成为国际太阳电池研究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作为新一代薄膜太阳电池代表之一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等离子体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物理所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华侨大学等研究团队,在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里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很坦诚的讲,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在纳晶染料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很多研究工作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庆波说。

自主创新拼出世界一流

遗憾的是,目前高效率的纳米晶薄膜染料敏化液体电解质太阳电池都是基于液体电解质来实现的,这主要是由于液体电解质具有扩散速度快、光电转换效率高、组成成分易于调节、对纳米多孔膜渗透性好等优点。但此类电解质又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有机溶剂易挥发、电解质易泄漏,从而导致电池难于封装、长期稳定性差,缩短了电池的寿命。液体电解质的替代物研究已经成为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点课题。

在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机能材料研究组在固态复合电解质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复合电解质纳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效率处在世界一流水平或领先水平。

孟庆波介绍说,他们选择了全新的技术路线,在前期设计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