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光伏产业机遇隐忧并存 发展尚待扶持

光伏产业机遇隐忧并存 发展尚待扶持

时间:10-22 来源:EDN 点击:

发 随着国际能源问题日益突出,选择什么样的能源发展道路成为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充分表明我国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选择和决心,但还没有明确重点突破的方向,光伏|0">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产业政策落后、环境压力巨大等多重隐忧。

  业内人士认为,当务之急必须牢牢抓住国际新一轮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从能源战略的高度尽快制定光伏产业长期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破除产业发展瓶颈,扶持、激励光伏产业发展,大规模启动国内市场,争取国际竞争的主导地位。

  产业政策滞后总体规划缺乏太阳能产业联盟

  不可否认,当前"光伏热"背后尚存不少隐忧。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内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和"规范"双重矛盾上,"发展"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制约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使我国在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潮流中不掉队,不走偏。但是,目前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非常滞后,有关部门的认识还不足,也缺乏总体规划。

  一是《可再生能源法》有总则缺细则,该法生效2年来光伏发电鼓励措施落实甚少,电力部门也没有完全接受光伏发电上网,国内几个光伏并网发电项目还只是示范。太阳能产业联盟

  二是有关部门对光伏发电认识不足,认为光伏产业高污染高消耗,在审批、扶持等环节"犹抱琵琶半遮面"。据了解,2005年底以后太阳能多晶硅项目才正式出现在国家产业目录中,此前都是归入半导体目录,连独立"身份"都没有。近年来,一些地方还发生过海关把进口多晶硅原材料当成洋垃圾,拒绝允许入关的事件。不少地方官员反映,光伏项目审批严格,立项太难,有时一个好项目几个月甚至一整年也批不下来,错失了发展机遇。例如5年前上海受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的"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一直到拖到现在还没有批复下来。

  三是缺少整体规划,产业政策滞后于产业发展。江西赛维LDK副总裁朱良保博士说,国家对光伏产业发展还没有统一布局,地方政府争上项目各自为政,企业同质化发展和竞争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整体优势。此外,国家确定的光伏产业规划远远落后产业的迅猛发展形势,相关扶持、激励政策也是凤毛麟角。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仍然处于"民间推动政府"状态。中国太阳能产业联盟网

  环保隐忧未除人才瓶颈突出中国太阳能产业联盟网

  目前,我国不少多晶硅企业生产技术未过关,中国尚无年产量超过1000吨的多晶硅生产工厂,大规模生产面临一定风险。尤其是如果副产品回收处理跟不上,将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隐患。太阳能产业联盟

  生产多晶硅是一个提纯过程,金属硅转化成三氯氢硅,再用氢气进行一次性还原,这个过程中约有25%的三氯氢硅转化为多晶硅,其余大量进入尾气,同时形成副产品--四氯化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三氯氢硅、四氯化硅、氯化氢、氯气等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污染隐患。

  四氯化硅是多晶硅生产中最大的副产物,未经处理回收的四氯化硅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有毒有害液体,生产1000吨多晶硅就产生8000吨四氯化硅。预计到2010年,我国多晶硅实际产量可达到2万吨,四氯化硅的产生量将超过16万吨。四氯化硅一遇潮湿空气即分解成硅酸和剧毒气体氯化氢,对人体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强刺激性;氯气的外溢则可使人出现咳嗽、头晕、胸闷等病状,并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和绝收。对四氯化硅的无害化处理将成为制约多晶硅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据了解,由于多晶硅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垄断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少数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很难获得关键技术。尽管近年来四氯化硅回收技术在国内逐渐成熟,但世界公认的多晶硅最小经济规模为年产量1000-1500吨,最佳经济规模为年产量2500吨,而我国现阶段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规模还有较大差距,一些企业不惜牺牲环境换取利润。在投资冲动的驱使下,一些地方官员也表示"宁愿毒死也不愿饿死",光伏产业还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人才瓶颈日益突出,科技研发水平不高。光伏产业技术门槛很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充实到生产和研发环节,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光伏人才的高校,很多人是从半导体专业转型的,大量企业面临"用工荒"。国内太阳能光伏研发机构寥寥无几,国家研发投入经费少得可怜。国内大企业的技术大多是从国外购买,自主创新能力差,小企业以赚"快钱"为目的,更不愿投入资金进行研发。

  江西新余市委书记汪德和说,江西已经充分感受到光伏产业的人才压力,省里主要领导亲自抓人才培养工作,南昌大学已于10月6日成立光伏学院,新余市高专也开设了光伏专业,于今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