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合作并举 节能备受关注
IC代工企业应强化投资风险意识
如果说几个月前从宁波中纬公司内部传出的企业正在重组的消息还不至于让人感到意外的话,那么,就在9月19日,中纬资产第一次拍卖宣告流拍的事实却足以引发人们的深思。虽然该生产线在宁波正式投产的时间只有4年,但其在半导体业内的"辈分"却颇高,中纬的生产线曾经是台积电第一条6英寸生产线。那么,在台积电运转正常的生产线为何会出现"南桔北枳"的现象?这又将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假如我们仅仅就事论事,宁波中纬的破产的确不会对中国半导体行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但通过这一案例并联想到很多半途而废的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我们不得不对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投资模式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2000年"18号文"出台之时,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能力不足,因此才会有京、沪两地各建10条-20条芯片生产线的规划目标。借政策的东风,"经营团队+地方政府支持(如土地、厂房)+海外二手设备+银行贷款(或风险投资)"的模式为产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可能,而宁波中纬6英寸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正是这种模式的成功范例。
然而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项目先期投入的资金几乎都由地方政府承担,而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地方决策者缺乏足够的信息和经验对招商的项目进行判断、遴选,甚至对于建设所需的基础条件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其次,经营团队(尤其是核心管理层)在项目中的投入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其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欠缺"成败在此一举"的意志力,并且或多或少会忽视企业的风险管理。因此,一旦项目运作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将面临前功尽弃的尴尬局面。可见,一个项目的运作,除了需要市场、人才、资金、技术、设备、土地等"硬件"之外,主管方的判断力、经营者的意志力等"软实力"也将左右项目的成败。事实上,这种投资模式在我国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源于两大背景,其一是当时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距甚远,其二是海外企业投资受到诸多限制。可以说,虽然这种模式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对于整个产业的进步也是功不可没,但我们也交了太多的学费。
相对而言,一些拥有业内成功企业或大企业集团作后盾的公司,如台积电(上海)、和舰科技和宏力半导体在技术、资金乃至市场方面都更有竞争力,因此尽管它们同样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总体运营表现都可圈可点,企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进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将来招商引资的时候就必须长一对"势利眼",但是,在现有判断力不足的前提下,其合作企业的实力毫无疑问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过最近8年的飞速发展,早已今非昔比,不但出现了中芯国际这样的集成电路制造旗舰企业,而且吸引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头羊英特尔公司前来投资建线。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还将继续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许多有志之士也正在摩拳擦掌以图有所作为,国人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应当改变过去"饥不择食"的心态,认真评估各种投资模式的利弊,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风险。
10月6日,中纬公司工业房地产、设备及专有技术的第二次拍卖在宁波正式成交。其实,拍卖对于我国半导体制造业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新事物,这何尝不能视为投资模式的创新?更进一步说,这又何尝不能视为是对该项目前一阶段投资活动的延续?
- 全球芯片库储备或处于危险边缘(02-18)
- 中芯国际第四季财报公布(02-18)
- “中国2011年度电子成就奖”得奖名单揭晓(02-28)
- 2011年1月北美设备订单额小幅下滑(02-24)
- 2011,迷雾中的电子供应链(02-28)
- 英飞凌获德国工业创新奖(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