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收购NS意在布局新能源领域
TI将以约65亿美元收购了NS。但我绝不相信,TI花65个亿仅是为了给诸如xPad之类的消费电子产品带来更好的器件性能、更长的电池续航能力等。TI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ichTempleton针对收购案表示,NS的产品与我们的产品结合,可为客户提供在深度和广度上无与伦比的模拟产品组合。
根据TI的说法,TI有3万种模拟产品、广泛的客户影响力以及业内领先的制造技术,包括世界上第一条300毫米模拟工艺生产线,这是TI的优势资源。NS有12000种模拟产品,在工业电力市场占据强势地位,并且其设计工具也有良好的市场认可度,同时在美国缅因州、苏格兰和马来西亚拥有自己的前后道工艺线。
TI收入目前至少一半是来自模拟部门。2010年TI的模拟业务销售额约是60亿美元,占有14%的模拟市场份额,NS为16亿美元市场份额为3%,但毛利率近70%。请问,消费电子或其它成熟应用市场能容忍如此高的毛利率存在吗?就2010年经营业绩来看,TI模拟业务在全球已是一家独大,相反其新能源业务却尚无进展,而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则是数字电源技术大施拳脚的新天地。所以,我认为TI是看上NS在新能源,特别是在PV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的接受度,否则无法理解其会愿意溢价4倍,且是现金方式实施收购。
随着4G移动技术进入商用的脚步加快,人们在无线基站、高速数据语音、视频网络等应用上对数字电源解决方案寄于了厚望,而可再生能源更是数字电源解决方案应用之重。有市场预测,到2020年数字电源转换器将与模拟解决方案势均力敌。于是,我们看到了TI在进一步扩展其C2000MCU数字电源软件、工具以及培训,为所有电源及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简化数字电源设计工作。全新高电压PFC开发套件(HighVoltagePFCDeveloper’sKit)包含快速实施数字功率因数校正(PFC)所需的全部软硬件,开发人员可便捷地利用数字电源的高效性与可靠性优势,满足服务器、电信整流器、照明、可再生能源以及混合动力电动车等各种应用的需求。
2010年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增幅超过了100%,发电能力超过1GW。在美国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实施,加上联邦税收抵减政策和联邦政府对太阳能行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情况下,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将会持续增长。美国提出的"太阳能先导计划"使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在2015年达到商业化竞争水平;日本提出在2020年达到28GW的光伏发电总量;欧洲光伏协会提出的"Setfor2020"规划,在2020年让光伏发电实现商业化竞争。
太阳能逆变器是整个太阳能系统的一个关键组件,担负着将PV电池的可变DC输出转换成一个清洁的正弦波50或60Hz电流的任务,以适用于为商用电网或局部电网供电。DSP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高效地执行为系统电池充电所需的高精度算法,并在无功率损耗的情况下为电网提供电力。
电源转换器各种易出错的组件(如电感、电容以及误差放大器)的不可预测影响,显然依靠模拟技术已有力不从心之苦,但完全可通过使用兼顾了大批量生产公差的数字电源控制器加以补偿。TI针对AC到DC-DC负载点应用的解决方案,使用FusionDigitalPower设计工具进行配置,允许设计人员配置包括利用可选的默认响应进行电压和电流阈值的配置、电源电压排序、监控、软启动/停止、跟踪、容限、控制环路响应、相位管理以及风扇控制的配置。
而NS的SolarMagicIC芯片,可以降低光伏系统的发电成本,提高其稳定性并简化相关电路设计。该系列全新芯片拥有业界首个全桥门极驱动器和微功率稳压器,适用于光伏系统内各种不同的电子装置,其中包括微型逆变器、电源优化器、充电控制器和电池板安全系统。来自NS对其SolarMagic芯片的介绍,是业界首创符合光伏可再生能源认证标准的IC,可在屋顶等高低温差异极大的恶劣环境下,适用于预期寿命25年光伏组件。同时,NS还提供全套参考设计,且每款参考设计都包括专用的评估板、所需物料清单及电路图。这样的光伏系统解决方案,自然对渴望把握未来需求的TI充满吸力。
尽管有人不愿意听,我还是要唠叨:在一个崇尚山寨文化的市场,是不可能有前瞻性战略布局的。当我们看到TI退出了手机市场,当我们陶醉于自己在消费电子市场不断靠价格战蚕食对手份额时,TI并了NS,让我们忽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当初的圆点,不得不又从头跟起,因为地震引发的日本核电站事故,光伏成本的持续降低等因素,中国迟早要启动太阳能光伏应用,而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在开始重复中国半导体、电子产业昨天的故事了。
- 中/美推新能源车奖励措施 车用锂电池迎新机遇 (03-14)
- 全国工商联:引导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03-11)
- 五大展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三大产业率先突破(04-18)
- 中国IGBT市场销售额四年后将翻一倍(04-20)
- 新能源汽车何时脱掉概念“马甲”?(04-27)
- 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将加快(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