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值的算法
如果系统的rxlev_access_min 为 10, RX level 为-75dBm, cell_reselect_offset = 8, 通常 C2 = ( )是怎样算出来的!
如果只是单纯考虑这几个参数没有临时偏置的,那么
C1=(RxLev-RxLev_Access_Min)=35-10=25,(RXLev=-75+110=35)
C2= C1 + cell_reselection_offset =33
我想请教一下,CRO要不要转换成dBm呀!
对这个问题,关键在于phase2手机,支持C2算法!这个是C2的前提,现在手机大部分都是支持的。
1、C1=RXLEV-ACCMIN-MAX(CCHPWR-P,0) ,该算法主要用于小区选择(phase1手机除外),也就是驻留该小区,它保证了手机接入网络时的上下行的平衡,要求C1>0在5s以上;
2、①C2=C1+CRO-TO*H(PT-T),PT<>31,该算法用于小区重选,实际上是利用CRO的正偏,也就是加大该小区的被选择的机会。但要注意TO、PT的设置,TO为临时偏执,单位dBm,步长10;PT为惩罚时间,单位为s(秒),步长20,PT=0时为20s,依次往上加;T为该小区进入六强邻区的计时器,单位s(秒),当其累加到PT的时间后,TO的惩罚失效。在网络优化中,我们可以通过TO、PT的微调使不希望进入小区覆盖范围后马上重选该小区的MS在PT时间内,减少重选至该小区的机会(TO=0,PT不起作用)。
②C2=C1-CRO,PT=31;此时,CRO对C2的值只做惩罚使用。
3、C2的TO、PT的灵活使用可以作为干线沿线小区的不希望占用的小区的一种解决手段,但仅限于空闲模式和数据业务(非网络控制切换模式)。
C1=RXLEV-ACCMIN-MAX(CCHPWR-P,0)C1=-75-(-(110-10))=25
C2=C1+CRO-TO*(PT-T)
C2=25+8*2=41
MS开机后,先进行小区选择,在考虑好其它的一些因素后,谁的C1最大,那么MS就驻留在哪个小区上;之后,MS才有机会进行小区重选,而小区重选是按照C2算法进行的;
移动台计算某邻区(同LAC)的C2值超过移动台当前停留小区的C2值,且维持5秒钟以上,则移动台将启动小区重选而进入该小区。若移动台测量到一个与当前小区不在同LAC的小区,其计算得到的C2值超过当前小区“C2值与CRH”且维持5秒钟以上,则移动台将启动小区重选而进入该小区。
C2=C1-CRO 当PENALTY_TIME等于11111时-------------------------------------------①
该公式算法的应用比较好理解,就是让该小区的服务范围人为的缩小,即避免小区边缘的MS重选进入该小区,带来的结果是小区TCH/SD话务量降低,EDGE流量下降(即PDCH复用度下降等)。处理坏小区时用到的比较多。
C2=C1+CRO-TO×H(PT-T) 当PT不等于11111时--------------------------------②
而上面这个重选算法公式,又分为两种应用情况,如下
C2=C1+CRO (设置TO=0即可)*****************2.1(具体解释如下蓝色字体)
C2=C1+CRO- TO×H(PT-T)**************************2.2(具体解释如下红色字体)
C2=C1+CRO,是人为的让小区的C2值增加,目的是让边缘地带的MS尽量重选到该小区,带来的后果是该小区的TCH/SD话务量增加,EDGE流量上升(PDCH等复用度上升等)。
C2=C1+CRO- TO×H(PT-T),其主要应用目的是,在前PT时间段内,让该小区的C2值尽量低,MS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而过了PT时间段,边缘的MS可以尽量重选到该小区(假如CRO不等于0),以实现各种场景的MS服务小区的规划及该小区TCH/SD话务量增加及EDGE流量的增加。一句话总结该公式算法的根本作用:“让快速经过的MS尽量不要重选到该小区,而让慢速或静止的用户尽量驻留在该小区。”哪种场合会经常被使用呢?显然,其一优化场景是城区街道两边的高楼室分系统。既能提高室分系统的话务吸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又能保证室分用户的话音质量,还能防止马路上的快速通过用户(车辆)重选到该小区(起呼后就麻烦了,容易引起未接通或掉话。)一举三得
回答的都好详细啊 ,我只好学习下了啊 C1/C2参数还是很重要的!
3楼关于“当x<0时,函数H(x)=1,当x>=0时,H(x)=0”,这点弄错了吧,正确的应该是:当x<0时,函数H(x)=0,当x>=0时,H(x)=1。
一楼算对了,不过33还要减去个临时偏置TO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