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运营商WLAN免费时代或终结

运营商WLAN免费时代或终结

时间:02-19 来源:通信产业网 点击:

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引述他一直秉持的观点:"3G就是一个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但是,WLAN代表未来发展方向。WiFi优点在于成本低和带宽宽。因此,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从带宽角度考虑,WiFi都具有3G不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中国移动大力发展WLAN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争夺家庭宽带用户。由于缺乏固网牌照和资源,移动无法在家庭固定宽带业务大展手脚,却不甘被淹没。

在山东青岛近郊的一个居民小区,到处都挂着"中国移动宽带覆盖"的标语。据媒体报道,最高的下载速率可达10M。

对此,付亮向记者表示,移动未来极有可能获取固网牌照,大力发展家庭WLAN或许是中国移动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棋子。

理还乱

虽然离不开WLAN网络,并表示要大力建设WLAN网络,运营商却经常徘徊在其究竟是"免费"还是"收费"两个方向之间。

初期,为了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运营商采用免费的方式。但时间一长,运营商感受到成本压力,特别是在如今利润空间日益缩水的挑战下,运营商扛不住了。上文提及的广东移动便迈出了收费的第一步。

浙江移动市场经营部葛长伟在2010年曾经给运营商WLAN算了一笔成本账。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平均每个WLAN用户的月收入贡献为10元,相对应的是,平均每个AP的成本却接近1万元。他指出,电信级WLAN不同于家庭的无线路由器,100元即可搞定,但电信级WLAN考虑的东西却很多,有的省份AP成本高达2万元。

当年,中华电通在北京建设无线城市,投入数亿元,仅仅覆盖北京很有限的地区,而且每年运营WLAN网络的费用还要上亿元。

虽然经过两年的时间,运营商逐步降低WLAN设备的招标价格,但还是远远大于用户ARPU值。而且一位压低设备招标价格,带来了设备的以次充好,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同时,葛长伟指出,WLAN的网间结算成本同样是一笔大支出。

按照当前的互联网结算价格,推算每GB流量的结算成本大约3元,假设移动自有IDC能够承载30%流量,那么移动将为每GB的WLAN流量付出2.1元的网间结算成本。相对应的是,数据统计显示每GB流量能够带来的收入却只有只有1元,这也意味着流量越高,移动就要承担更为高昂的成本。

因此,葛长伟将运营商大规模建设WLAN网络的行为称为"水中捞月"。

他不赞成的重要原因还有WLAN分流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葛长伟看来,虽然数据显示WLAN流量已经超过50%,但中国移动绝大部分的WLAN用户是将其作为有线宽带的替代品使用,因此无论其流量有多高,和移动网络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更让运营商纠结的是,一旦收费,有多少用户愿意接受模式的改变。在记者采访的多位普通消费者中,他们都持相同的观点,如今WLAN体验太差,要为这样的服务付费不值得。他们更喜欢接受包月套餐里面免费赠送的流量。

当然,他们也表示,如果WLAN网络体验能够比得上如今的移动网络,且收费更为便宜,他们还是愿意迁移到WLAN网络上。

然而,中国移动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推出的"无感知认证"服务已经遭多位用户诟病。多位用户在微博上披露,自从WLAN推出无感知认证以来,手机上CMCC确实方便了很多。但问题也来了:用户投诉不知不觉连上CMCC,等待发现之时话费已经没有了。

有人感叹,此时"无感知认证"就成了"无感知吸费"。

来自中国电信的一位博主则表示,问题可以解决,在繁琐的账号登录到无感知登录之间的环节设置页面提醒。

而对于未来如何规模运营WLAN网络,如何设计良好的商业模式,记者采访的多位运营商人士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何去何从

来自市场研究机构Analysys Mason的统计报告表明,为了分流无线流量并拓展服务范围,目前全球已经有89%的宽带服务运营商部署了WiFi网络。

既然"剪不断",却"理还乱",运营商面对WLAN网络该"何去何从"呢?

AnalysysMason指出,40%的运营商表示,WiFi不应当只是分流和疏通拥挤网络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能够向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如何实现增值,Analysis Mason首席分析师克里斯·尼克尔(Chris Nicoll)介绍,无线运营商可以从WiFi网络访问端点收集用户位置数据,并将其出售给广告商或营销人员。基于WiFi网络收集的地理位置信息,零售商可以为用户推动广告和优惠信息。

目前,思科已经在其访问端点设备中增加了这种分析功能。

同时,专家建议运营商可采用后向收费模式。付亮便指出,运营商可以和企业用户合作,企业客户将广告信息推动给用户,并向用户提供免费的WLAN服务。

在国外,运营商与星巴克合作,由运营商免费为星巴克提供WiFi覆盖,然后在登录页面嵌入星巴克的广告,只要用户点击广告,星巴克就要向运营商支付费用。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当然,改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