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移动通信 > 无线网优技术 > 引起掉话的主要原因?

引起掉话的主要原因?

时间:12-22 整理:3721RD 点击:
如题。
GSM引起掉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传输掉话:由于Abis或者A口闪断、误码引起的掉话。指远端码形变换失败,导致掉话。当ABIS接口上收到“Connection Failure Indication”消息且其原因是 “remote transcoder failure”时。传输掉话异常偏多的问题,基本上是A接口上,码型变换器的问题,这可以通过A接口信令跟踪的方法来定位问题的故障点。当ABIS接口上有传输不稳问题时,除了传输掉话异常偏大外,BSS掉话也会伴随着明显偏大。这时就不是码型变换器的问题。
无线掉话:无线原因引起的掉话,电平,质量过差,变化太大引起的掉话
切换掉话:在切换过程中,切换失败引起的掉话,手手机切换不成功,但又没能返回到原来的信道上,造成的切换掉话
BSS掉话:指手机在TCH信道上通话时,由于BSS设备不稳定造成的掉话。现场网络中,BSS掉话偏高的问题一般是因为ABIS接口传输不稳造成的,传输时断时续。

硬件故障
干扰
频点设置
邻区设置
越区覆盖
LAC划分
等等

GSM无线系统掉话是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用户申告的热点,此外,无线系统掉话率还是考核网络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所以如何降低无线系统掉话率,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是当务之急。在此简单分析无线系统掉话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掉话产生的原因

无线系统掉话分为SDCCH掉话和TCH掉话,其主要产生原因综述如下:

1、由于切换而导致的掉话

①在基站做分担话务量的切换时,一些切换请求会因为切入小区的信号强度太弱而失败,即使切换成功也经常会因为信号强度太弱而掉话。原因是在BSC中我们对手机用户的接收信号强度设有最低门限(RX_LEV_ACC_MIN=-105dBm),当低于此门限值时,手机无法建立呼叫。

②有一些小区由于相邻小区都很繁忙,造成忙时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或在拓扑关系中漏定义切换条件(含BSC间切换和越局切换),致使手机用户在进行切换时无法占用相邻小区的空闲话音信道,此时BSC将对此进行呼叫重建(Direct Retry),若主叫基站的信号此时不能满足最低工作门限或亦无空闲话音信道,则呼叫重建失败导致掉话。当小区之间存在着漏覆盖或者盲区时也会导致切换失败而掉话。

③小岛效应。如果服务小区A由于地形的原因产生的场强覆盖小岛C,而在小岛1C周围又为小区B的覆盖范围,如在A的邻近小区的拓扑结构表中未添加小区B,那么当用户在C中建立呼叫后一走出小岛C,由于无处可切换将产生掉话。

2、由于干扰而导致的掉话

干扰主要包括同频、邻频及交调干扰。当手机在服务小区中收到很强的同频或邻频干扰信号时,会引起误码率恶化,使手机无法准确解调邻近小区的BSIC码或不能正确接收移动台测量报告。基站在通过SDCCH为手机分配好应使用的话音信道后,由于没有临近小区BSIC码而无法判断该使用哪个小区的话音信道,从而产生掉话。交调干扰主要是指数模共站的基站由于模拟基站发射机的影响而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的直接后果是时隙分配不出去造成基站资源的浪费。

3、由于天馈线原因而导致的掉话

①由于两副天线俯仰角不同而产生的掉话

在基站安装过程中每个定向小区均有如图1所示的两副收发天线,当小区的DATABASE中参数CCCH_CONF=0时,小区的SDCCH和BCCH采用NO-COMBINED MODE,这样,该小区的BCCH和SDCCH就有可能分别从两副不同的天线发出。当两副天线的俯仰角不同时,就会造成两副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当用户在某一区中,能收到BCCH信号,但产生呼叫时却因无法占用SDCCH而掉话。

②由于天馈线方位角原因而产生的掉话

在基站安装过程中每个定向小区均有如图2所示的两副天线,当两副天线的方位角不同时就会形成如图2中A和C所示小区。在A小区中的用户可以收到控制信号SDCCH,但用户一旦被指定为由另一副天线发射出的TCH时就会造成掉话。在C小区中的用户将无法收到信号。

③由于天馈线自身原因而产生的掉话

天馈线损伤、进水、打折和接头处接触不良,均会降低发射功率和收信灵敏度,从而产生严重的掉话。

④由于两副天线之间的距离原因而产生的掉话

两副天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以实现分集接收,否则将会降低收信灵敏度产生掉话。两副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经验值)应为垂直距离的十分之一,至少应大于3m

4、Abis接口失败产生的掉话

Abis接口的 ,包括BSC未收到来自BTS的测量报告,超过TA极限,切换过程的一些信令失败以及一些内部原因,此外还有Abis接口的误码率的影响。

5、A接口失败产生的掉话

A接口失败出现的较少,主要是切换(BSC之间或MSC之间的切换)的失败,原因是切换局数据不全或目的基站不具备切入条件。

6、基站软硬件故障而产生的掉话

系统的硬件故障或软件不完善,程序或数据差错等原因都会造成掉话。

7、由于采用直放站而导致的掉话

为减少投资,扩大覆盖范围,一些县城内的小基站普遍采用直放站直接放大其信号,用光纤或微波传输,由于地形、环境影响,直放站往往安放在偏僻小镇,周围多为山区、丘陵地形,再加上工程质量原因,达不到指标要求,从而产生掉话。

8、TA和实际不符

由于某种原因,当BSC计算出的时间提前量(TA)与实际所需要的TA不相符时,会造成时隙上干扰,干扰严重时会引起掉话。
故障的分析解决

现就以上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切换的分析和解决

切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上下行接收电平RX_LEVEL原因引起的切换;
②下下行接收质量RX_QUAL原因引起的切换;
③上下行干扰引起的切换;
④功率预算(PBGT)引起的切换;
⑤呼叫重建;
⑥话务原因引起的切换。

如果掉话率高涉及到切换问题,可先用测试车进行较大范围的测试,因为切换是在小区及基站之间发生的,本小区的掉话有可能是因为其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切换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对于一些与该小区有切换拓扑关系而拥塞率又较高的小区应作为测试的重点,并需要检查小区周围是否有盲区存在,如果是这种原因应及时修改相关频率并增加新基站或扩大原有基站的覆盖范围。对于因切换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掉话可根据实测情况适当修改切换参数。对那些由于话务量不均衡,造成忙时因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而产生的掉话,解决的办法是进行话务量的调整。

2、干扰的分析和解决

①上行干扰

上行干扰主要来源于同频干扰,也可能是外部干扰,同频干扰与同频小区的话务量有关,话务量高则干扰大,外部干扰主要是交调干扰。对上行干扰可通过分析DRIVE_TEST中的相关报告,修改同频小区的同频频率,增加两个同频小区间的间距(实际统计表明信号强度随距离以近似4次幂指数的规律衰减)或利用频谱分析仪对交调干扰加以定位,通过分集接收和有效的功率控制也可减少干扰。

②下行干扰

下行干扰主要是由于频率规划不当而造成部分基站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发现的方法是通过在OMC中取得切换测量报告来加以判断,下行干扰会引起频繁切换。通过测量报告和现场实测如发现存在同频和邻频干扰,需对蜂窝系统的频率规划重新进行优化调整。对无上述情况但有干扰的小区可用频谱分析仪寻找干扰源。

③使用不连续发射(DTX)和跳频技术

DTX分为上行DTX和下行DTX,是采用话音激活检测(VAD)技术,在不传送话音信号时停止发射,限制无用信息的发送,减少了发射的有效时间,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干扰电平,并能延长电池寿命。跳频可有效地改善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特别是慢速移动体的传输质量,这是由于跳频使得发射载频以突发脉冲序列为基础进行跳变,能明显地降低同频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效应。

3、天馈线的分析和解决

①对因天线方位角或信俯仰角不正确而形成的掉话,首先应到基站现场进行观测。如不能发现问题可以通过对特写故障小区的手机拨打测试(CQT)或通过分析从OMC中得到的相关统计参数(RF_LOSS_RATE、SDCCH_CONGESTION_KEY、TCH_CONGESTION_KEY等)来发现故障原因,并及时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以降低掉话率。

②对由于天馈线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致使发射功率和收信灵敏度降低而产生的掉话,可采用天馈线测试仪对天馈线进行测量来判断故障原因及故障点,并及时更换故障天馈线和接头。

4、软硬件故障的分析和解决

对因硬件原因而产生的掉话,可通过OMC_R察看到相关硬件的告警。如果OMC_R中无硬件告警信息,则可能是信道盘的某个时隙或压缩编码器中的某个信道损坏。这可以通过关闭掉小区内其它信道盘,对怀疑有问题的信道盘进行拨打测试或关闭掉压缩编码器中其它XCDR板,对怀疑有问题的XCDR板进行拨打测试来发现故障点。一旦发现故障硬件后,应及时更换,如无备件,也应先闭掉故障板以免产生掉话现象影响网络运行质量。对于由于软件原因而产生的掉话应及时通过对软件进行打补丁或版本升级来解决。

总之,不管是因何种原因产生的掉话都应及时通过各种测试手段以及分析从OMC中取得的各种测试报告来发现故障现象的原因,并建议做定时定量的CQT和DRIVER_TEST测试,特别是对热点地区,以便能够尽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a、 由于导频污染
b、 前向或反向链路存在干扰
c、 链路不平衡
d、 覆盖差
e、 业务信道功率限制
f、 小区负荷上升导致干扰上升而掉话
g、 由于接入和切换冲突引起掉话
h、 由于软切换或硬切换问题导致掉话
i、 由于BTS时钟不同步
j、 软切换分支Abis传输时延太大导致
k、维护干预导致
m、硬件故障

关键是你分析掉话的能力!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