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个研究所几十年都在研究氧传感器,就为了让汽车尾气排放能达标
前段时间,西安机动车保有量即将突破250万辆的新闻被大家热议。其实,西安仅是中国大中型城市机动车井喷式增长的一个缩影。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79亿辆。
从"自行车王国"向"车轮上的国家"迈进,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但汽车出行,在给大家带来便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尾气排放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也被人们所诟病。为此,中国不断提高排放标准,目前实行的便是2008年开始执行的国4标准。
之所以排放标准能够不断提升,就在于汽车工业对于汽车空燃比控制能力的不断提升。而检测这一标准的便是氧传感器。
"简单来说,机动车最佳的空气、燃油比例是14.7∶1。越偏离这个值,燃油燃烧越不充分,车跑起来没劲、费油,尾气排放还超标。"已经退休的原西安交大教授袁战恒介绍说,控制和检测这一比例靠的便是氧传感器。"不过遗憾的是,汽车界主流使用的氧传感器都是被欧美日的四家厂家所垄断的。"
"不过中国人并不是迟至汽车满大街跑了才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薄弱,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刚打开时,我们就意识到了。"袁战恒说从那时起,西安交大等高校的科研人员便着手研发中国自己的氧传感器。但由于一无底子二无技术,甚至连专业设备都欠缺,让这项技术的攻关迟迟出不了成绩。不仅别的院校都放弃了,西安交大的老一代科研人员也退休了。在上世纪90年代接手继续这项技术研发的袁战恒也是直到2001年才上报了该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
"到2004年,发明专利批复下来,已经距离开展这项研究过去20多年了。"袁战恒十分感慨,他们研发的氧化钛氧传感器,采用响应速度快的金属氧化物及新近智能型纳米半导化技术和采用电子陶瓷厚膜工艺,克服了传统半导化技术在高温状态下的不稳定性,以及传统传感器工作寿命期间性能劣化快与成本过高的难题。技术性能指标已完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破了欧美日的四家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不过,拿到发明专利的袁战恒并没有急于将该产品推向市场。
"我们还需要在不同车型上进行试验。"因为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到大众消费市场,还必须经过中试、商品化测试等多个环节。为了确保技术性能,袁战恒这一试又是十年,并最终取得了大众、奇瑞、东风、比亚迪等20多个汽车品牌80余款车型的实验数据,而这时的他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的退休老人。
如何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呢?
- 传感器和致动器正成为元器件市场新热(03-12)
- 图像传感器市场突破60亿美元,CMOS将占主导地位(05-22)
- 超低功率“智能尘埃”创新无限,无线传感器技术继续高歌猛进(05-22)
-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核心技术见突破(05-26)
- 日本工业机器人选中Cognex视觉传感器作为标准组件(04-14)
- 欧姆龙索能发力通用传感器市场,上海成立合资公司(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