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策略分析

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策略分析

时间:02-05 来源:通信世界/徐超 点击:

之余,发起了充50元返还50元的"用户大让利"活动,市场竞争正在向价格战的方向滑落。

  重点完善无线上网业务。

  从网络服务及市场表现上看,电信现阶段最大的优势在于无线上网业务,这是年内电信惟一可依托的优势业务。就目前来看,天翼主要采取了资费优惠的办法来拓展新业务,但这种方式除了容易引起恶性竞争外,也忽略了其他方面。

  比如,许多用户期望能够实现天翼广告中"既是手机号,又是上网号"的融合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他们发现,由于电信各地尚未普遍提供一号双卡服务,用户面临着要么用手机上网,要么关机取卡再用电脑上网卡上网的窘境。此外,在建筑物内,电信无线上网的速率也远远达不到宣传中的速率,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

  尽快兑现互联网手机承诺。

  据调查,许多新增用户是冲着"互联网手机"的宣传而选择了天翼,但中国电信在兑现这一宣传承诺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据了解,有许多新用户选择了电信的天翼后认为,与其他运营商相比,"天翼的互联网应用没有想象中多样,在体验上和其他运营商差不太多,在手机上网的体验上还需要优化,内容上也没有别人的丰富多彩。"

  需要注意的是,在南方各省,电信的互联网资源可谓第一,互联星空的门户加上一些类似"上海热线"这样的地方门户,将是电信打造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筹码。

  全面添加增值服务。

  吸引新用户,就必须在服务和业务创新上有"杀手锏"。这方面电信已经精选了手机邮箱、手机聊天、手机游戏等服务,但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些业务竞争对手早已推出,因此只能算弥补了差距,还谈不上是独特的应用。

  天翼经过了前期的概念化形象化宣传,已经给广大新老用户留下了良好的整体印象。但在后期,不同用户关注的是不同的应用,电信需要做的是通过一些精选的单项增值服务的添加,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满足和引导不同用户群的需求,避免一窝蜂的推出各项尚不成熟的新应用,一步一步通过用户的良好体验及口碑效应增强品牌影响力。

  这些增值应用不必是根植于电信自己的网络,只要是能够带来群体影响的应用电信都应该大胆采用,比如添加CMMB手机电视业务等。

  慎用"全员营销"双刃剑。

  为了尽快发展"天翼"业务,提升用户数量,中国电信各地分公司再次祭起屡试不爽的"全员营销"这把双刃剑。短期内,天翼用户数确实有了显著发展,但从长期健康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弊大于利的决定。"天翼的任务下得很重,每个人都有发展10到50个用户不等的任务,并且发展指标直接和考核挂钩,"一位地方公司的电信员工告诉记者,"从短期内看,全员营销的确促进了用户数量的增长,有效制止了C网下滑的态势,但从长期看,这将对3G及全业务运营下的中国电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全员营销"暴露出内部管理体制及市场营销机制的不健全,从大的层面讲,这仍然是用固定业务推广思路来发展移动业务,或者用2G时代营销办法发展3G新业务的一种盲动,集团公司制订的面向高端、融合的移动业务发展战略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屈从于指标要求。

  终端和渠道需全面拓展

  2008年底到2009年初,电信CDMA终端销量的提升表明,电信的策略得到了实现。从2003年以来,国内CDMA市场单月销量首次接近190万台。大面积的电信营业厅内出现终端断货情况。业内普遍的观点认为,CDMA手机销量的回升直接得益于中国电信"天翼"189业务的全面启动。

  2008年三季度,中国电信集团组织了对76款手机的集中采购及销售工作,极大的调动了厂商和代理商的积极性。目前,有70多家厂商和40多家设计公司参与CDMA终端的研发及生产,已上市的新品逾百款。另外,有数十款新品也计划于一季度上市。

  目前,C网的终端和GSM终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高端市场,C网终端仍然缺少智能手机,例如缺乏高清触摸大屏幕的手机,而在GSM市场这类产品已经大量推出。在中间价位,C网终端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而且主要是国产厂商的产品,缺少国际大品牌的加入,对用户吸引力不够,造成在中价区市场,天翼终端市场份额偏低,产品的定位不够多元化。

  全面定制终端在前期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损耗过大,需要定制这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化这个看不见的手一起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电信这次将终端定制的大部分权力下放到了省一级公司,这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窜货情况,这将对完善的渠道体系建设产生不良影响,电信必须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此外,中国一共有12万5千家手机的零售店,社会渠道的零售店是8万5千家左右。根据监测,销售CDMA手机的店面仅占10%左右。中国电信在渠道建设上尚需进行多元化发展,除发展自有渠道外,还应在家电卖尝IT卖场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