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TD-SCDMA室内分布技术及直放站应用

TD-SCDMA室内分布技术及直放站应用

时间:04-26 来源:中国联通网站 点击:

  国内2G网络及国外的3G网络运营经验表明,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TD-SCDMA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在建设大规模试验网络过程中,必须充分测试室内覆盖的性能,才能验证其标准的优越性。针对如何建设一个优质的室内覆盖系统,本文探讨了几项关键技术。

TD-SCDMA室内覆盖的关键技术

  频率规划

  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有两种方案,一种是N频点同频方案,即室内系统与室外系统使用相同的频率;另一种是异频方案,即室内系统与室外系统使用不同的频率。由于业务信道同频干扰的问题,室内外统一采用N频点规划具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室内以异频规划为主。TD-SCDMA异频方案本质上是用频率资源换来网络规划和优化的简易性,提升网络质量。

  室内边缘场强的覆盖目标

  在室内外异频情况下,各种业务的覆盖目标基本上以P-CCPCH边缘场强大于-85dBm为准,此时可以保证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C/I要求。在室内外同频情况下,各种业务的覆盖目标基本上以P-CCPCH边缘场强大于-80dBm为准,而且必须考虑业务信道可能在边缘出现的最差C/I,这一参数可以用室内P-CCPCH RSCP/室外P-CCPCH RSCP来等效表征。

  最小耦合损耗MCL

  室内分布系统必须保证TD-CDMA严格的功率控制性能正常。3GPP规定手机发射功率调节范围:-50dBm~+24dBm,在室内环境下,手机与天线最近距离约为1.5m,因此手机与天线之间的最小路损:L=38+32.5lg1.5+0=43dB,根据Gema Vallejo室内NLOS传输模型。

  根据功控原理,UE进行语音业务时,到达基站的功率应为-110dBm左右,功率过大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就大。

  假设采用室内吸顶全向天线:发射功率+UE天线增益-人体损耗-传播损耗+吸顶天线增益-分配路损<业务最低接收电平,即:

  -50+0-3-43+3-分配路损<-110(dB)

  分配路损>17dB

  全向天线(3dBi)输入P-CCPCH功率应<29-17=+12dBm,当用户通话行为不常靠近天线时,可以放宽此要求,例如电梯井覆盖。但对于超市、室内广场等环境下,应慎重考虑最小MCL问题,尽量避免少天线大覆盖。

  对HSDPA的考虑

  TD网络很快将升级到HSDPA,室内覆盖系统如何保证其平滑过渡,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保证HSDPA业务速率要求为目标,设计边缘覆盖场强:P-CCPCH C/I>5dB,室内P-CCPCH RSCP/室外P-CCPCH RSCP>0dB;

  2.多载波功率规划,而且下行速率控制代替了功率控制,至少为HSDPA预留一个载波的功率,干放应保留足够的功率余量(3dB~5dB);

  3.QPSK和16QAM自适应调制方式,对放大器的线性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采用线性良好的功率放大器。

  多系统共存干扰

  在综合分布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干扰:杂散干扰--可通过空间隔离或在产生杂散侧解决;接收机阻塞干扰--可通过空间隔离或在被干扰侧解决;接收机互调干扰--可通过空间隔离或在被干扰侧解决。

  PHS系统是2GHz频段附近主要的干扰源,PHS各种早期基站在2010MHz~2025MHz频段的杂散值达到-45dBm/1.6MHz左右,因此TD-SCDMA网络建设必须考虑与PHS系统的共存干扰问题。理论分析表明,TD-SCDMA与PHS室内天线安全共存的距离应达到1米以上。

  室内信号外泄控制

  通常要求室内信号既要满足楼内边缘场强PC-CPCH RSCP>-85dBm,又要满足楼外10m处场强<-95dBm(或P-CCPCH RSCP/邻区P-CCPCH RSCP≤-10dB)的标准。对于封闭性较差的大楼,需要考虑外泄控制的最大楼层数为6层。

  室内外同频情况下,如果室内基站采用2∶4时隙配比、室外基站采用3∶3时隙配比,则需要考虑隙交叉时对室外邻区的泄露影响,即室内信号对室外邻区基站天线的信号泄漏强度。分析方法如下:假设室内天线以5dBm发射,要求泄漏到邻区天线的信号<-120dBm,路损要求125dB,根据互逆原理,则室内天线接收室外邻区P-PCCPCH的强度应小于30-125=-95dBm。

直放站、干放的应用

  多径时延

  在室内覆盖中,由于对信号中继设备的使用,导致手机收到的信号除了直达径、放射径、绕射径之外,还有中继路径,部分区域内这些路径的信号强弱可能是相当的,而中继路径的时延往往与直达径保持较大的时间延迟滞后量。这就要求进行网络设计时,应考虑终端的同步和联合检测能力,确保人为构造的多径区域内不会影响通信质量。基站或手机联合检测窗口最大为16chips,最优性能窗口约为4chips,采用选频直放站和光纤直放站作为室内覆盖信源时,就可能造成多径区域内通信性能的下降甚至掉话。因此在室内覆盖设计时,应尽量将多径区域设计在用户活动较少的区域。

  上下行链路平衡

施主基站的上下行链路是平衡的,直放站用在室外覆盖时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