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x:全面突围还有多远?
尽管目前中国的网络用户享受到的带宽比几年前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但是对于人们所期待的"宽带世界"差距还不小。这种期待事实上就是对流媒体、数字家庭、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视频通信等业务感受的提升,一方面,业务的需求刺激着宽带接入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昔日铜线资源在物理、成本、运维等方面的限制也迫使宽带接入产业各方寻求突破。有专家预测,进入2008年,中国的宽带接入、光纤入户将进入一个规模化大发展的时代。这不仅得益于用户需求的培养和使用习惯的形成,也受惠于FTTx等宽带接入网络涉及的光纤、光电器件、传输设备和系统设备在技术上的成熟商用化,以及产业支撑力量的日趋雄厚。
回顾我国前几年的发展,纵览全球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FTTx的发展除了对于技术的依赖外,我们更需要对这一产业在成本、业务需求以及商业模型等几个方面的突破上保持足够的耐心,并且予以重点关注。要实现FTTx面对发展困境的"全面突围",恐怕我们在这几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成本下降--与"规模扩大"的博弈
FTTx的成本一直是非常敏感的关键性问题,也是目前看来光纤接入在我国没有全面铺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几年前,我国就有了FTTx的应用,不过不论是北京网通的宽HOUSE,还是武汉电信紫菘小区FTTH都只是零星的试点工程,而且大都集中在一些高端小区,FTTx这一相比于ADSL|0">ADSL昂贵不少的宽带接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地产开发商推广的噱头。2005年,能同时支持"数据+语音+视频"业务的每户设备加线路成本,即使在用户规模大于10万户的情况下也达到4500元,虽然现在已经下降不少,但专家认为下降空间依然存在。因此,即使ADSL在业务能力上有限,但是在低廉的成本以及FTTx业务缺乏亮点的前提下,它仍然成为推动我国进入宽带时代的主要力量。
一般情况下,业务推广成本的降低得益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进步和成熟带来的物理器件开发成本的降低,其次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分摊。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不单是光纤、器件等FTTx的设备成本在不断走低,新发展起来的EPON和GPON技术的成本也呈现下降趋势,这无疑是FTTx起飞的一个有利信号。但FTTx的发展也陷入一个尴尬的循环,一边要靠"规模"来降低"成本",一边又要依赖"低成本"来扩大"规模"。如何解决?我们知道,首先,业务发展是刺激用户增长的重要环节,其次,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运营商、制造商、科研机构等产业链环节的通力合作,以及具体产业推广者的魄力也是影响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来看看日本这个世界上光纤接入发展最好的国家的经验。2007年,日本的光纤用户超过了1000万,并且预计到2010年超过3000万,这正是日本将光纤到户作为国家战略积极实施的结果。他们认为,推动光纤到户不是一个政府行为,也不是一个企业行为,而是一个政府支持,官产学研四结合的国家行为,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日本各大运营商大规模推广FTTH,显得很有魄力。由于政策得当,再加上选取了合理技术,并且针对区域、人口特点采用了科学的建网方式,日本的FTTH规模迅速扩大,成本大幅度下降。有数据显示,现在日本光纤接入每月的成本不到3000日元,相对于日本平均收入水平,显得微乎其微,日本的光纤接入进入了"规模-成本-规模"的良性循环。
虽然相比于日本而言,我国的国情复杂、经济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发展不平衡,发展光纤接入的基础可能相对薄弱,但是坚持走低成本这条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相信只要有政策的支持、技术的成熟、业务的繁荣和得力的营销手段,成本成为发展障碍的时代将很快结束。
业务推广--差异化经营带来行业性机遇
作为日渐成熟的宽带接入技术,FTTx具有突出的带宽和应用业务承载能力优势。随着近年来电信改革的深化、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普及以及部署成本的日渐下降,FTTx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全球光通信市场总体萧条的情况下,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FTTx市场却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得益于前面讨论过的成本降低因素外,用户对FTTx需求的增长和运营商采取的业务提供策略对市场的驱动效应来得更为直接,因为对于用户来说,FTTx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把电话、CATV、高速互联网接入等多种业务融合为"一揽子"业务,使用户感到方便、快捷、全面。
虽然FTTx的综合业务优势明显,但是在挖掘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应当以某一类最具有特点的业务为切入口,向不同的用户推广。
比如说,针对家庭用户,IPTV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业务,它不仅有望解决宽带
- 让ADSL上网更高效 谈谈如何选好“猫”(01-08)
- 用ADSL Modem设置家庭网共享(01-08)
- ADSL Modem路由功能全接触(01-08)
- ADSL变慢原因查找和排除八项总结(01-10)
- ADSL故障全接触(01-10)
- ADSL和小区宽带FTTX+LAN接入方式比较(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