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内容及其安全
金的一个有关物体识别的重点项目吸引了全国11个颇有实力的科研单位的申报,竞争之激烈实属罕见。并且,国际上,物体识别的研究正在越来越紧密地与网络图像检索和过滤相结合[4-5]。 在音频文件过滤方面,语音识别、语种识别、语音关键词检测技术是核心。对于安静环境下的新闻播报类语音文件,先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其转换为文本文件,就可以利用文本过滤技术进行过滤了。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和国防部的话题检测与追踪(TDT)[6]计划对这项技术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噪声背景下的语音文件或歌曲音乐类文件的过滤。这类文件不易用通常的语音识别方法进行内容识别,需要研究专用的方法。利用语种识别和语音关键词检测技术进行过滤时,不需要将整个文件转换成文本,而只是识别文件中的语音是不是指定的语种或是否包含指定的关键词。语种识别和语音关键词检测常被用于粗过滤,以提高过滤器的效率。 4 微支付技术 在线数字内容的消费常常金额很小,例如下载一首歌曲、一个彩铃、一篇论文,甚至书中的一页内容。这样的消费金额难以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结算,因为结算本身的成本相对消费金额太高,甚至会超过消费金额。例如,如果下载一首歌是5分钱,通过通常的银行手续去交钱,光手续费可能至少就要1角。这样的结算是消费者和商家都不愿接受的。因此,数字内容的消费离不开微支付技术的支撑。 所谓微支付就是对任意小的消费金额进行电子支付的技术。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除了保证消费者在电子银行中的资金和数据的安全、商家不被骗取、交易数据不被篡改之外,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电子付费,以保证交易成本不超过消费金额。目前,常见的微支付方式包括网络在线支付、手机支付、电子支票支付、信用卡支付等。 微支付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包括PKI技术和交易代理技术。通过PKI技术对交易中所涉及的各方的标识符、交易数据等进行加密,以防止伪造身份、盗取密钥、破解消息等攻击的得逞。通过交易代理技术,实现信用担保、身份认证和公平交易。交易代理通过可转移硬币等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 目前微支付研究的重点是协议和系统模型。微支付协议分为离线方式和在线方式两大类。典型的离线微支付协议包括MPTP、Payword、Agora和MiniPay等。这些协议以消费者的信用为基础,消费者在真正付款之前就可以完成交易。因此对重复消费(同一凭据反复使用)和恶意消费(透支消费)缺乏有效的控制。 典型的在线微支付协议是Millicent,它采用交易代理在线实时验证消费者帐户信息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重复消费和恶意消费,但也因此降低了协议的运行效率。 微支付协议和模型的优劣,主要从安全性、公平性、交易成本、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安全性主要指交易者的身份不被伪造和不被泄露,以保证交易者的资金安全和交易的隐私;公平性主要指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商家和交易代理受到平等的对待,消费者的信用得到正确的评估,商家不受到欺骗,交易代理得到合理的利益;交易成本要尽量地降低,以满足微支付的要求;运行效率要尽量地提高,协议的时间开销和空间开销要尽量小。 微支付协议和模型与系统所基于的网络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基于移动电信网络的微支付系统、基于WWW网络的微支付系统、基于P2P网络的微支付系统等相互之间有明显的差别[7]。总体上讲,现有的系统还不能满足目前数字内容产业迅猛发展的要求。OECD的报告认为,微支付系统技术上的滞后,制约了数字内容的消费。 5 结束语 数字内容产业的规模正在迅速膨胀,对IT产业结构的冲击正在日益加强。因此,数字内容技术已成为各国奋力抢占的一个战略至高点。数字内容安全是数字内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的保证,数字内容产业就难以发展。同时,数字内容安全涉及众多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和技术难题,例如高效的多媒
在网络环境中,过滤器的效率是一个突出问题。基于智能技术的过滤器通常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时间开销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文件表达的模型,一般为特征向量,维数过高。例如,在文本分类中,常常采用几万维的特征向量,每一维对应一个词。因此,特征降维已经成为特别重要的环节。简单的特征降维方法是特征选择,即从现有的特征中优选一部分。另一种方法是高维空间向低维空间映射变换的方法,通过去除数据值方差小(能量小)的维度,进行降维。如主成分分析(PCA)、线性鉴别分析(LDA)、流形分析、图模型等。这些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普遍意义,已经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 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接收端的研究与设计(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