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主流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二)

主流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二)

时间:08-27 来源:通信世界周报 点击:
FTTH是宽带接入的最终发展方向。但由于技术成熟度、成本、业务需求等原因,FTTH的大规模实现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以铜缆为传输媒质的VDSL2由于其高带宽特性,将与EPON、GPON互为补充,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高带宽需求:短期内,相比较于EPON、GPON接入,VDSL2的成本优势明显,将是商业和高端用户接入首选。EPON/GPON+VDSL2将是VDSL2的主要应用模式;VDSL2的发展将带动光纤尽量接近用户,提供面向FTTH的平滑升级。尽管"光进铜退"是接入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FTTx和DSL技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并不是完全的竞争关系,FTTx+VDSL2/ADSL2+将是传统运营商首选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LAN接入增长缓慢

\

  以太网是目前最为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它采用基带传输,通过双绞线和传输设备实现10M/100M/1000Mbit/s的网络传输。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完全可以应用在公网环境中,为用户提供标准以太网接口,能够兼容所有带标准以太网接口的终端,用户不需要另配任何其他接口卡或协议软件,因而它是一种廉价的宽带接入技术。

  以太网技术成熟,成本低、结构简单、稳定性和扩充性好,便于网络升级。以太网在每一个社区或每一个楼宇中形成自己的小规模星型网络结构,彼此间通过骨干网络连接,在逻辑结构上并无相互依赖关系,因此相互之间影响较小,单一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社区的宽带网络。但是由于LAN接入覆盖范围短,需要综合布线,初期投资成本高。运营商对用户楼完成综合布线后,却往往出现用户实装率低、投资难以回收的局面。而且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维护问题比较多。以太网本身是一种局域网技术,用于电信网接入领域时,在认证计费、用户管理、用户安全、服务质量保证和网络管理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的解决方案。再加上ADSL技术的发展成熟、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运营商在经过充分考虑后将ADSL技术作为发展重点,以太网接入作为一种补充接入方式主要用于企业大厦和高档住宅小区。目前最具潜力的宽带以太网接入方式是骨干网光纤到达大楼或社区,即FTTx+LAN接入方式。这是一种基于优化光纤网络技术的宽带接入方式,垂直干缆采用光纤,采用光纤到大楼或社区、以太网入户的方式实现用户的宽带接入。从LAN接入技术本身而言,以太网技术已十分成熟,发展LAN接入技术主要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一是要延伸以太网的接入距离;二是要提高以太网交换机的可靠性,并实现对以太网交换机的远程集中管理;三是要完善其用户认证、用户管理、用户安全和服务质量保证解决方案。

  与有线接入方式相比,无线接入初期投入少、建设周期短、提供服务快,在发展业务上具备很大灵活性,而且,无线业务的随时、随地方便使用和个性化的特点也特别受普通用户的青睐。所以业界对于这些业务的发展总是抱有很大的信心和热情,但实际应用结果并没有达到人们的希望。无线接入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标准化的发展与产品应用节奏不合拍,市场发展的速度赶不上技术、标准更新的脚步。另外,受频率资源、传输速率等因素的影响,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始终处于"呼声高、应用少"的状态。未来宽带无线接入网络要想长期存活下去,必须与运营商现有网络融合,而不是作为运营商的补充技术存在,要提供用户需要的大多数主流业务,而不是附加业务。目前,以LMDS、MMDS、Wi-Fi、WiMAX(IEEE802.16)等技术为代表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宽带接入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其中,Wi-Fi和WiMAX技术最为突出。Wi-Fi已经在我国普遍应用于酒店、机场、校园等热点地区。而在传输距离及传输带宽上,WiMAX技术在众多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中备受业界关注。

  Wi-Fi将继续扮演补充角色

  与LAN相比,Wi-Fi具有一定的移动性,它具有灵活性高、建网迅速、管理方便、网络造价低以及扩展能力强等优点,采用不需要许可证的2.4GHz频段,其运营者不用花钱申请频谱许可证,随时可以建网使用。Wi-Fi虽然已经存在10多年,但由于原来一直定位于有线LAN的延伸,加上无统一标准以及传输速率低的缺点,所以在市场上应用并不多。随着WLAN技术自身的进步和标准的统一,人们把它重新定位于互联网高速无线接入技术之后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趋势,目前主要应用于办公室、机场、酒店、商场、咖啡屋等公共热点场所的上网业务。

  Wi-Fi技术发展到今天,相关产品产生了明显的分化,最终形成了两大经纬分明的阵营:一种是为提升企业办公效率的产品,另一种则是用于家庭娱乐的无线产品。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推行各自的宽带战略,我国各大运营商竞相在自己的电信网络平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