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EPON技术在电力通信上的应用探讨

EPON技术在电力通信上的应用探讨

时间:04-25 来源:通信世界网 点击:

求比较高,该站设置的ONU可选支持双PON口保护功能的EPON远端设备(如图一中的35KV变电站所示),与OLT通过两个不同路由的PON光口连接。EPON系统特有的弹性保护机制能在两根光纤上同时承载业务,正常工作时分担业务负载,某段光纤发生断裂时,可通过另外一条路由保证业务传输。供电营销所无需高等级保护,可采用单PON口的底成本接入方式(如图一 中的供电营销所)。灵活的无源分路器可就近接入用户,减少了网络层次,便于管理。

该方案的优势:

全光纤网络,抗干扰性强,覆盖范围广可达20公里。无源分路节点,拓扑灵活,可就近进入用户。

双PON口弹性保护,以太网数据加密等技术有效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丰富的ONU产品形态,能保证在合理投资的基础上有效接入用户业务。

良好的升级扩容性,ONU可自动加入,无需配置,OLT可自动发现ONU,并更新测距算法。开通更方便。

带宽资源丰富,16个ONU平分1G带宽,为今后带宽需求增加预留了足够的带宽。

强大的管理功能,光线路监测,以太网性能监测,对TDM业务的高QOS保障。

图一 农网电力营销所联网方案

2、EPON在电力宽带小区的应用

国内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该网络除承载电力系统所需的网络运行、办公业务外,也开始接入一些商业性质的工厂、企业以及民用性质的新型宽带小区。该类用户的接入模式为交换中心位于电力通信网的交换局,以光接入的方式就近接入小区业务,通过电力传输网将业务送到交换中心进行交换。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宽带应用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对带宽高要求的应用不断涌现,使得接入网带宽资源日益"捉襟见肘",为了彻底解决接入网的带宽瓶颈,FTTH(光纤到户)这个一直以来作为接入网发展的最终理想,已经具有了提前实现的迫切需求和可能。

面向FTTH的EPON系统中用户侧设备的用户接口种类更丰富,带宽更大。一个完整意义的宽带小区接入方案中,用户的业务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上网,而是变成了集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综合业务接入需求。用户需求多样化带来的最主要变化之一就是对带宽需要量的大大增加。以目前IPTV需要带宽为2Mbit/s,一路高清电视的带宽为6~8Mbit/s来计算,每个光网络单元(ONU)如果要同时支持2~3个视频流(对应2~3个电视终端),再加上常规的上网带宽,则需要带宽至少要在20Mbit/s以上。这是ADSL所无法满足的,即使采用ADSL+或VDSL技术也只能在短距条件下达到这样的下行带宽水平,还要付出线路改造的成本。EPON ONU侧的基本用户接口是10/100 Mbit/s兼容的以太网接口。这个接口即可完成IPTV业务、IP电话机和PC上网的三网合一的业务接入(如图2所示)。用户通过EPON系统带来的高带宽,就可以享受到家庭网络信息化带来的各种生活上的便利。

局端设备的单个PON接口可支持的远端用户侧设备数量更多。小区的住户密度高,单一住宅小区一般有500~3000住户。EPON系统的分路比完全可以做到1:128,即一个PON端口带128个ONU。支持高分路比的EPON设备,每线成本也随之降低,其建设投资完全可以与现在的ADSL做对比。要完全覆盖一个3000户左右的住宅小区,在局端就只需要不到30个PON接口堆叠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工程开通和维护的复杂度。

该方案的优势:

点对多点的拓扑,高分路比1:128,天然符合高密度用户的接入。

无源分路节点,无需机房供电,OLT可放置在电力通信网节点机房,节省小区机房投资,简化网络层次。

高带宽,保障接入网带宽升级无瓶颈。

丰富的ONU业务接口,实现三网融合的构想。

良好的升级扩容性,ONU可自动加入,无需配置,OLT可自动发现ONU,并更新测距算法。开通更方便。

图二 宽带小区三网合一接入方案

3、EPON在电力集团大楼综合布线中的应用

对于办公业务为主的电力集团大楼以及与之类似的大、中型企业或商业楼宇的业务接入,基于LAN的业务提供方式在带宽和成本方面都可以比较好地满足此类客户的需求。该类用户注重安全可靠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所需业务的种类也更加丰富。近年来随着光纤价格的走低以及铜缆价格的一再升高,更多的集团大楼和商业楼宇都选择了全光缆的布线方式。EPON接入技术作为灵活的光纤宽带接入方案越来越受到此类用户接入的青睐。

首先,EPON系统可替代楼宇布线中现有的二层交换机和光纤收发器,EPON的ONU可内置以太网二层交换机,替换同层采用5类线布线时所需的二层交换设备,如图3中的楼层N所示。提供二层交换机可实现的网络管理功能,并直接在OLT端网管对其进行管理。配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