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与技术选择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与技术选择

时间:04-18 来源:eNet论坛 点击:

  韦乐平(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信息产业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兼信息通信网络委员会主任、光通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兼北京研究院院长。)

  一、宽带接入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宽带接入网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其中亚太地区,特别是韩国和日本是发展最迅猛的国家,这与其政府的大力推动是密不可分的。韩国经过三年的大发展,宽带用户总数突破1 000万,宽带普及率达到世界第一,占家庭用户的70%,互联网用户的90%,市场规模达到40亿美元。日本政府也通过各种措施(包括eJapan、uJapan等一系列国家项目)大力推动宽带技术的发展,目前宽带用户总数为1 500万,其中光纤到户(FTTH)达到120万,计划到2005年将宽带用户总数提高到3 000万,其中FTTh达到1 000万。美国的宽带接入以电缆电视和ADSL为主,近来光纤到驻地(FTTP)已引起不少地方政府的兴趣,成为近期FTTP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传统电信公司中Verizon的态度最积极,计划在2004年敷设100万户。

  近两年我国宽带接入网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据初步统计,到2003年底我国宽带上网用户达到1 740万, 宽带注册用户数为1 010万。2001~2003年, 我国互联网宽带用户从200万增加到1 740万, 年均增长率为385%,宽带用户增长率是上网用户增长率的5.7倍, 说明我国宽带用户增长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宽带应用看,按照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分析,初期的宽带应用主要是高速上网,可以增加约30%的上网时间。此后,随着宽带业务的大规模拓展,开发新的业务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动力。据美国RhK在2004年第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美国前五名的宽带消费是网上赌博、成人节目、游戏、音乐下载和视频点播,具有明显的向消费类业务倾斜的趋势。韩国宽带市场的成功发展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第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推进、政府资金的支持等,例如韩国政府拨出15亿美元资助运营商建网,发放10亿美元低息贷款鼓励建网,开发200美元的低价电脑扶贫以及开放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二是丰富的在线应用和内容,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形成的应用突破使网民的上网时间从每月17 h提高到44 h。

  需要指出,讨论应用驱动要防止进入一个基本认识上的误区,即不能寄希望于人为事先研究开发出一两项所谓的"杀手锏应用"来推广应用。事实上,从电信发展历史看,当网络用户数达到一定规模时,各种应用会自然产生,这也是所谓的迈特卡夫定律的威力所在。历史上没有一种技术生来就带着一大堆应用,无论是移动通信还是互联网,其短信、浏览、网上聊天等关键应用都是在用户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产生的,而不是事先刻意设计和策划出来的。

  二、宽带光纤接入网的优势

  宽带接入网的技术实现手段有多种,包括铜线上的DSL和以太网技术,同轴电缆上的HFC技术,光纤上的各种有源和无源技术,以及无线上的宽带接入技术等。当前各种宽带接入技术都在发展和应用,从世界范围看,电信公司是以ADSL为主发展的。根据ATM论坛的统计,2004年第一季度全球已有7 340多万ADSL宽带用户,其他宽带接入技术的用户量都不是很大。

  目前的ADSL技术是建立在铜线基础上的宽带接入技术,然而铜是世界性战略资源,所以随着国际铜缆价格的持续攀升,以铜缆为基础的xDSL的线路成本会越来越高;其次,作为有源设备,电磁干扰难以避免,维护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最后,随着全网的光纤化进程继续向用户侧延伸,端到端宽带连接的限制将越来越集中在接入段,目前ADSL上行1 MBit/s和下行8 MBit/s的连接速率已无法满足高端用户的长远需求。尽管ADSL2和ADSL2+技术有望缓解这一压力,但其速率和传输距离的继续大幅度提高是受限的,不能指望有本质性突破。显然,随着光纤在长途网、城域网乃至接入网主干段的大量应用,逻辑的发展趋势将是继续向接入网的配线段和引入线部分延伸,关键是推进速度有多快。这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的需求、竞争的需要、应用的刺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以及配套运维系统的开发,等等。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这两大事件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下面将重点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几种主要宽带光纤接入技术的特征、问题和发展趋势。

  三、点到点有源光纤接入网

  1.宽带数字环路载波系统

光纤接入网可以粗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所谓的有源光接入网以前主要指第二代数字环路载波(DLC)系统,即综合的数字环路载波(IDLC)系统。随着宽带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