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系统容量规划问题研究
合考虑容量和干扰问题。目前业界提出的时隙规划策略主要有基于牺牲交叉时隙的策略和基于无线资源管理的时隙规划策略两种。
2.4.1基于牺牲交叉时隙的规划策略
针对相邻小区间因不同的上下行业务时隙配置方式而产生的干扰问题,可以根据系统不同区域内的不同业务类型,分别为所述的不同区域配置不同数量的上下行业务时隙。并且当两相邻小区分别处于上下行业务时隙数量配置不同的区域时,可以将所述两相邻小区中的任一小区禁止使用所述业务时隙,而另一小区的上下行业务时隙配置方式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上下行干扰的引入。
本方案的不足之处是牺牲了交叉时隙的容量,降低了灵活性,在容量需求大的区域,此方案不可取(应尽量将交叉区域选择在话务需求不高的区域)。
2.4.2基于无线资源管理的时隙规划策略
对基于牺牲交叉时隙容量的方案做进一步的考虑,即便对于这些切换点不一致的相邻小区,也完全可以不禁止交叉时隙,而采用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将相邻小区远离边界一侧的用户分配给交叉时隙(应该避免将MS1或者MS2分配给交叉时隙),避免同时进行上下行传输的用户距离过近,在交叉时隙造成强干扰。也可以通过终端和网络的实时测量,得到该时隙的干扰信息,从而由网络来决定是否将用户分配到该时隙。
本方案的不足之处是会加大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的负荷,而且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很难满足需要。
3 TD-SCDMA容量规划的其他问题
3.1话务分析
3.1.1话务密度图
现网话务统计资料是进行无线网络规划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网络业务预测和系统容量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利用的现网(包括G网、C网、PHS网、GPRS网等)的话务量分布数据,这些一般在网络设计前通过运营商的网管单位获得。根据现网话务量生成的话务密度图是常用的话务分析方式,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在建网络将来的话务和容量分布。话务密度图的准确与否决定了目标负荷因子与未来实际话务需求的匹配关系。
3.1.2多业务条件下话务密度图的生成
TD-SCDMA系统中开展的业务具有多样性,话音和数据业务并存,话务密度图的生成较为复杂,需要借助于TD-SCDMA规划软件,且应注意以下问题:
a)话音、数据业务密度图分别生成。
b)数据业务密度图中要依据不同的承载速率生成各自相应的业务密度图。
c)依据话务的目标区域分类必须受多张密度图的约束。
3.2扩容方式
由于TD-SCDMA系统的容量受限呈现出多样性,扩容方式应根据受限情况区别对待。
3.2.1干扰受限情况
干扰受限一般发生在密集城区等复杂环境的区域,该类区域站点很密,一般间隔不足400m,加载或扩频均有其局限性。
对于TD-SCDMA系统应首先考虑合理的网络优化方法。
a)DCA算法对TD-SCDMA系统容量有重要影响,DCA策略和无线资源管理参数的调整应该是网络优化中提高容量的重要方式。
b)可以根据不同小区的业务特点进行时隙比例的调整,同时应该注意交叉时隙带来的干扰,二者应该综合考虑。
如果采用网络优化方法后仍不能解决问题,可采用加载或加站方式扩容,但应依据以下原则综合考虑。
a)对于TD-SCDMA网络运营商而言,其频率资源相对于其他运营商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然比较宝贵,TD-SCDMA系统不可能通过使用大量的载波来满足容量的需求,仍应慎重采用加载方式扩容。
b)从投资角度讲,加站只需要有限的资金投入,而加载所需要的无形资产更加重要。
c)从系统后期运维和优化的角度看,加站导致的工程量和优化难度比较大。
d)从覆盖、容量和服务质量角度考虑,加载扩容优势明显;从建设精品网络的角度出发,特殊区域应该考虑采用多载频方式。
3.2.2资源受限情况
资源受限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一般城区和一些话务量中等或偏高的旅游区域,解决该类区域容量受限的方式比较简单。首先结合业务特点采用合适、合理的时隙比例,如果容量仍然受限,应该根据站址情况综合考虑采用加信道板、加站或加载。
3.2.3其他情况
对于城区中大型办公区、住宅区,以及体育场馆等场所的扩容方式,可以考虑采用再生中继单元(RRU)的分布式设备进行容量的实时调整和转移。
总之,TD-SCDMA网络在建设初期就应选择好骨干站点,后期再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话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扩容方式和容量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志勇,杨剑键.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探讨.2005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与移动通信年会论文集
2张宇.TD-SCDMA可变切换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Technique/2005/6/26085.htm
作者:黄志勇
- 中国WiMAX上演“曲线救国”(04-15)
- UMB:超移动宽带并行六大应用 (07-01)
- IEEE 802.16-2005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技术(09-16)
- IEEE802.16技术标准新进展(09-16)
- WiMAX协议的体系结构研究(09-26)
- 802.16/WiMAX组网关键技术研究(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