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2025年04月14日 星期一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OKI完成世界首次长距离160Gbit/s光传输实验

OKI完成世界首次长距离160Gbit/s光传输实验

时间:11-09 来源:3721RD 点击:

光纤针对不同波长的光,曲折率不同。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光信号具有在时间轴上扩散的特性。由于光纤的材质、构成不同,光纤的色散特性也不同。JGNⅡ传输线路使用的光纤与中继器中设置的色散补偿光纤在1.5μm波长附近具有相反特性。此次实验用中继器间隔为63.5km,设置的色散补偿光纤是专为间隔60km的中继器设计的,因此将积累残留色散。随着传输速度的增加,光谱频带将加宽,每秒传输160千兆位数据时,最终需要高精度的色散补偿光纤。

  (注4) 误码率测定:

  评价光数据信号是否正确传输必须将传输前和传输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用于这一比较的方法称误码率测定。产生近似随机信号,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而实际数据(例如高清晰视频信号)是无法测定的。此次实验同时测定4个每秒10千兆位数据的误码率,现状为4个误码率中能测定3个误码率。

  (注5) 单独调制时分复用:

  使用高速电子线路产生数据信号,动作速度为每秒50千兆位左右。因此,每秒160千兆位数据的光信号是由每秒40千兆位数据的光信号在时间轴上进行复用实现的。每秒160千兆位数据的光信号分成4个每秒40千兆位数据的光信号,在时间轴上延迟后,可以简单再结合,实际上信息量还是每秒40千兆位。OKI通过应用自主开发的时分复用模块,解决了这一课题。该时分复用模块具有4个数据调制器,分别对各个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单独调制),生成4个每秒40千兆位数据的光信号。这4个光信号在时间轴上进行复用(时分复用),可以输出1个每秒160千兆位数据的光信号。此次,通过改进模块中安装的光元器件的配置,以及进行小型化设计,整体实现了小型化并且提高了特性。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