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模拟电路设计 >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时间:09-1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 触电的概念与种类

  触电一般指人体触及带电体,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分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可危及生命。按照人体触电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触电有三种情况:

  1.1单相触电,指人体触及单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1.2两相触电,指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危险性很大;

  1.3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处两脚之间出现了跨步电压,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叫跨步电压触电。

  电伤是指由电流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

  触电的危险性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时间长短及电流的频率有关。100mA的电流流经人体就会致命,40~60Hz的交流电比其他频率的电流更危险。

  2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2.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有:

  2.1.1绝缘、屏护和间距。

  2.1.2接地和接零。

  2.1.3漏电保护。

  2.1.4采用安全电压。

  2.1.5加强绝缘。

  2.2绝缘,屏护和间距

  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它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的主要安全措施。绝缘就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

  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电器开头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这样不仅可防止触电,还可防止电弧伤人。

  间距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于防止触电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

  2.3接地和接零

  接地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接地分为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正常接地即人为接地,故障接地即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与大地之间意外的连接。

  保护接地: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应小于4欧姆。

  保护接零:在1000V以下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供电线路中性点连接即是接零。也就是说:在380V/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将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三相绕组末端接在一起的点是中性点,该点不仅在变压器附近接地,使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00kV·A时,可不大于10Ω),而且与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的首端(相线)一起引出,作为电力线路的组成部分即中性线。将中性线和电气设备的外壳连接就形成了保护接零。必须强调的是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单靠保护接地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接零,否则会造成保护电器不会动作,即不能将电源碰壳的设备脱离电源,设备外壳上长期存在对地电压,可达110V或更高,危险性很大。

  因此,在1000V以下的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除了保护接地外,一般还要采取保护接零的措施,目的是把电源碰壳变成单相短路,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可靠地自动断开故障设备。

采取保护接零时,还要注意下面几点:(1)不允许在同一电源上把一部分用电设备接零,另一部分接地;(2)在中性点绝缘(不接地)的系统中,绝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特别是家用电气设备,禁止采用接零代替接地;(3)采用保护接零时,接零导线必须连接牢固可靠,并且在中性线上不允许装熔断器和单独的开关设备,中性线阻抗不能太大。

重复接地:采取保护接零时,除系统的中性点接地外,还必须在中性线上一处或多处进行接地,这就是重复接地。如果不采取重复接地,一旦出现中性线断线,那么接在断线处的用电设备相线碰壳时,保护电器就不会动作,该设备以及后面的所有接零设备外壳都存在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若再采取重复接地,即使中性线偶尔断路,带电设备外壳也可通过重复接地装置与系统中性点构成回路,产生接地短路电流,使保护器动作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