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模拟电路设计 > 探索可穿戴的“终极模式”,人工智能或许就是?

探索可穿戴的“终极模式”,人工智能或许就是?

时间:01-13 来源:3721RD 点击:

作为工程师出身的你,是否对科幻电影中各种酷炫的未来科技痴迷过?尤其对那些充满未来科技感的随身装备印象深刻有木有--《异形》、《钢铁侠》、《黑客帝国》中超强悍的机械装甲;《创战纪》中的智能服装、电影《星际迷航》中的徽章通讯设备;《少数派报告》体感手套;007系列电影中邦德手上那款无所不能的智能手表……

毫无例外,这些经典的科幻电影都将可穿戴智能设备作为增强电影科技感的重要元素。事实上,将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便携化并随身"穿戴"一直是科技工作者努力的目标。而今天,梦想已经逐渐照进现实--VR设备将风靡一时的《回到未来》中头戴显示器带入寻常百姓家;智能手表/手环已经达到千万级的年出货量(当然,功能上还需继续追赶"邦德款",哈哈~)……

"未来,当你准备出门运动,你的智能穿戴产品可以告诉你外面的紫外线强度、空气质量、你今天适合的运动量;当你即将回家,你穿戴的智能产品将启动家里的空调并设置到你适宜温度,同时把室内照明调整到适宜的亮度和色度……"近日在EEVIA主办的第六届EEVIA年度中国ICT媒体论坛暨2017产业和技术展望媒体研讨会上,ADI亚太区医疗健康行业市场经理王胜与大家一同畅想了可穿戴智能产品的未来,"事实上,ADI与业界的众多产业链企业正在朝向这个方向努力,未来智能穿戴产品的终极形式将是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接口,实现真正的无感式的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并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日常行为。"

对话中国电子技术媒体与业界工程师,王胜可穿戴产品三阶段发展趋势让人印象深刻。

ADI看智能可穿戴,医疗健康是关键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184.3亿,而可穿戴产品将是其中主要细分市场之一。"运动健康监测功能是催生可穿戴行业高速增长的关键。"王胜指出,"根据BDC公布的数据,超过80%的消费者认为可穿戴技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能让医疗保健变得更加便利,71%的美国人相信可穿戴技术可以帮助其改善健康与健身。"而纵观产业现状,可穿戴产品产业几乎都是受到运动健康需求推动,在几乎所有的可穿戴设备中,包括手环、手表、智能鞋、衣帽,健康功能不可或缺。

"医疗业务单元是ADI公司一个重要的BU,我们将可穿戴这个新兴市场应用放在了医疗BU,就是洞察到可穿戴应用的市场核心驱动之一是医疗健康功能及应用,也就是说在可穿戴领域,ADI会在医疗功能上大做文章。"王胜指出,"运动健康监测功能是催生可穿戴行业高速增长的关键。"按照王胜的产业观察,运动健康类的功能在可穿戴产品中层出不穷,国内几百万、上千万只出货量的可穿戴设备产品,各种运动健康类功能是最基本的默认功能。"可穿戴健康体征信号包括血压、血氧、运动、、体脂、体温、特定的场景还有呼吸率、运动员的状况以及呼吸的监测等,越来越多的指标丰富了体征信号的采集,而要将具体的指标功能在可穿戴设备中采集并处理,则需要借助最新传感器、模拟混合信号处理及相应的数字处理算法来实现。"

体征信号监测功能的广泛应用促进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

三阶段论,终极模式将融入人工智能

围绕运动与健康监测功能,王胜认为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的发展趋势和演变,有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设备有基本的健康和运动监测功能。"在第一阶段ADI做了心率监测、运动检测等功能,而现在是如何将更多技术进行衍生、使设备同时达到更多的功能采集、提升用户的整体使用体验的阶段。"王胜表示。的确,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第一阶段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设备的更多功能需求。例如,人们会进一步希望知道跑步一公里和跑步五公里身体会出现哪些不同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除了步数的变化,另外心率、血压、体脂等其他更综合的身体指标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将是下一阶段要完善的。

第二阶段,用户自身健康数据会得到更全面的采集处理,并附加上环境数据。环境数据和生理体征数据融合在一起,可以生成更多的有用数据和判断并反馈给用户,这是必然的趋势,其实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预研这些产品和技术。第二阶段会凭借这些方向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可穿戴的实用性和对用户的黏性。

对第三阶段,ADI认为增加对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和人工智能的支持必将是未来应用发展的趋势。"我相信可穿戴设备的终极形式将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介入接口,将人和周围的设备建立起更加智能联系的桥梁,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无感式的采集、处理和控制,并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日常行为。"王胜表示,"比如我们佩戴具有环境温度采集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