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谐振频率电容器种类的选择算法
(1)确定VRM不再能提供低阻抗时的频率点,作为设计频段的起点FLF.代码实现为:
(2)确定设计频段的最高频率点,即截止频率FHF.(3)将设计频段在对数坐标下平均划分为N段,N依赖于电容器最大种类数。代码实现为:
(4)获得每种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代码实现为:FselfO=[Fb1;Fb3;Fb4;Fb5;Fb6;Fb7;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从小到大排列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
(5)根据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从1~N段,依次寻找自谐振频率落在该段的电容器。显然,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均位于频段中点最理想。但更多情况下,只能挑选一个离频段中点最接近的电容器。为避免重复选择一种电容器,每次都会判断该电容器是否已经被选择,如果被选择过,则继续在其他电容器中寻找。
这种算法在本质上与Flat Response与Decade Methods相同,同样要保证所选电容器能尽量覆盖整个需要设计的频段,从而达到在每个频率点都有提供低阻抗电容器的目的。这样,无论并联谐振峰值在哪个频率点,都不会出现设计漏洞,保证了设计的可靠性。
相对于Flat Response与Decade Methods,这种算法的优点在于:
(1)限制条件比较少,更适合于实际中PDN网络的设计。
(2)不需要知道过多与电容器相关的具体参数,仅需提供与其相对应的自谐振频率即可,将设计者从繁琐的ESL、ESR和C的限制中解脱出来。
(3)将容值的选择问题直接转化为自谐振频率的选择问题,从而将PDN网络设计彻底搬进频域,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经过反复验证,该算法在容值种类为4种及以上时,可以得到最佳方案。
但这种算法对于只可使用一种电容器的情况并不适用。通过实验发现,当仅使用一种电容器时,该电容器的容值与截止频率、目标阻抗以及并联谐振峰值均有较大关系。也就是说,无论将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选择在并联谐振峰值处,还是在对数坐标中设计频段的中点,或选用所提供的最大容值的电容器,都不能保证是电容器数目最小的方案。鉴于仅用一种电容器时,其数目的计算仅是简单地增加电容器的数量直到满足条件为止,文中采用尝试比较的方法,以设计频段的中点为中心,取其周围4种电容器分别进行设计,选出使用个数最少的电容器作为最终方案。
当可使用两种电容器时,文中所提算法选择出的两个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分别在FLF和截止频率。通过验证,这种选取并不是最佳方案。这里进行了几种方案的尝试:
(1)在设计频段的中间选择两个电容器。
(2)在FLF和并联谐振频率各选择一个电容器。
(3)在并联谐振频率和截止频率各选择一个电容器。
通过比较,第2种方案需要的电容器个数最少。所以,文中默认在FLF和并联谐振频率各选择一个电容器是最佳方案。该方案代码实现为:
对于选择3种电容器的情况,文中算法的性能依赖于所选的截止频率。如果截止频率较高,该算法依然能得到较好的方案,但截止频率较低时,结果并不理想,必须寻找更加稳定的算法。
这里进行了几种方案的尝试:
(1)在设计频段的中间选择3个电容器。
(2)在FLF截止频率以及并联谐振频率处各选择一个电容器。
通过比较,第2种方案使用的电容器个数最少,即最件方案。
显然,当两个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差距很大时,应让第3个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一致。
以下案例的目标阻抗为0.01 Ω,截止频率为20 MHz,对比分别由3种算法得出的PDN阻抗曲线如图2~图4所示。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在使用电容器数目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文中算法与Flat Response和Decade Methods的效果一样好,但文中算法要求更易于实现,更设和应用于工程设计。
3 结束语
通过介绍经典的去耦电容器的选择算法,引出了文中提出的基于自谐振频率的电容器选择算法,阐述了文中算法相对于经典算法的优势,通过此算法已经成功运用于PDN前仿真工具中,效果理想。
- 驾驭噪声电源(11-27)
- 电源噪声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04-12)
- 降低高速DSP系统设计中的电源噪声(01-15)
- 常见电源噪声及解决方案(01-14)
- EMI滤波器的设计原理(08-24)
- 怎样降低运放电路中的电源噪声?(03-09)